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

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

ID:28602524

大小:10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1

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_第1页
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_第2页
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_第3页
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_第4页
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培养良好语感的新途径[摘要]:本文从外语教学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了前人关于外显和内隐学习的特点和关系的研究,发现构建外显和内隐学习的协同原则,能更好地指导教师优化外语教学过程,形成动态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词]:内隐学习;外显学习;语感一、背景分析1.教与学各行其道,各有发展,但难能相得益彰。本人是基层英语教师。新课标英语如同一缕春风,让我们感到英语教学革命的开始,从不适应到欣然接受,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原本齐读背诵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又是小班化教学,比起过去的50几个人多人的班级,心里想这回一定不

2、会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然而,统一教材,统一的考纲,禁锢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日益凸显的学生的个性化格格不入。一节课的效度只存在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达成,“教”和“学”很难吻合;学生自成体系的语言发展与教师的努力和教学方法似乎总是如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学习者处理语言输入材料的原则和方法与教师提倡的有效学习途径大相径庭,教学对语言学习过程的控制极为有限。因此出现了“你教你的,我学我的”的现象。以音标教学为例,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教学生认读国际音标,结果平时能依据音标读单词的学生寥寥无几,更别说归纳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了。学生认为,直接跟复读机读单词要比投入大量的意志力去掌握

3、这些读音规则简单容易得多。学习是一个构建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体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深层的和抽象的规律逐渐地进行觉察和吸收的过程。虽然知识可以传授,但我们认为,能否真正获得知识、获得多少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效率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能否把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有机的地协同起来。外语学习是一个构建个人语言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领悟和内化水平不同,语言潜能和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多次失败的教学案例,让我们认识到....完全通过整齐划一的显性教学让每个人有高效的学习,显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英语的外显教学不是万能的,学生的内隐学习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解决这样的矛盾,就需要研

4、究和探讨怎样把英语教学和学生主体的内隐学习进行动态接轨。2.理论研究基础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师能运用心理学知识去探讨有效率的教学原则,Hopkins(1886)曾说,最佳的教学只有当教师能内在化使用心理学原则时才能实现。JudithWerell和Stiwell所著的《PsychologyforTeachersandStudents》(1981)整本著作都贯穿着对效率教学的探讨。他们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作为学生个人发展的促进者,要针对不同情况恰当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要成为学生之间交互活动的中介者和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其实,内隐学习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早就存在,传统教育重视

5、学习过程中的“耳濡目染”,重在认知和气质的“熏陶”,无需刻意的追求。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Reber(1969)首次提出了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的概念,用来描述在无意识中习得概念规则的学习过程。40年的内隐学习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展示了不同于需要意志努力的外显学习的另一种学习模式,揭示了无意识学习过程的特点。当前英语教学正处于改革实践之中,在21世纪网络外语教学的环境下,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内隐学习在记忆任务处理上的优势以及特有的学习机制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概念阐述 1.内隐学习的概念 Reber(1

6、989)把学习过程区分成两类本质不同的模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外显学习最常见,需要较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方法策略。内隐学习则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在特定条件下,内隐学习甚至优于外显学习,这种现象称为“内隐学习效应”。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郭秀艳(2004)将内隐学习描述为一种“自动的、不易觉察的、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相对于外显学习,内隐学习是“自动的”“稳定的”和“深层的”。2.内隐学习的特点1). 无意识性....。外显学习是受目的驱动,一定需要意识参与的过程。而内隐学习是无意识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事后也无法说出

7、获得的过程。刘耀中(1998)讨论了内隐学习无意识的特点,并强调教育必须重视无意识的作用。文章提到柏拉图认为无意识是潜在知识的前提,是一般知识的前提。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心理对于行为的调节过程是以无意识和意识的特殊整合为基础的。但也有研究表明,内隐学习事实上也需要“注意”(noticing)的参与,并非完全处于无意识状态,只是不容易被察觉和发现(Nisssen&Bullemer,1987)。 总之,即便内隐学习如外显学习一样需要意识,注意的参与也是十分有限的,并非强意志力,也不包含目的指向明确的任何策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