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24课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24课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100227

大小:8.6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24课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24课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24课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24课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24课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24课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 文学的繁荣知识点一 浪漫主义文学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2.背景(1)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2)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3.特点(1)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2)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3)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4.代表(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3)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及影响(1)背景①18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2、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向欧美各国扩展。②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局势混乱。③各种政治生活中争权夺利现象严重。④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⑤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不能成为现实。⑥文学家对人生的继续追求与探索。(2)影响①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对欧洲社会弊端给予辛辣地讽刺和揭露。②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歌颂民主、自由,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③抒发了爱国情感,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推动了欧洲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的到来。【题1】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是(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意识的影响B.工业革命后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人类行为冲突形势加剧D.人类

3、对理性主义的失望和对资本主义秩序的不满答案 D解析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当时的社会现象与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相比差距很大。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二  现实主义文学1.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2.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3.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4.代表(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2

4、)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3)俄国:①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②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4)北欧:①丹麦安徒生的作品同情弱者,嘲弄权贵。②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5)美国马克·吐温的作品,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1)在描写对象上: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2)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3)在产生背景上: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

5、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题2】 以下名言或描述哪项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内容(  )①“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②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③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 ④“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B解析 四个选项均是对社会或人生的感悟体

6、验,但通过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可知,②是对巴尔扎克作品的评价,①④是雪莱的名言,属于浪漫主义风格。③深刻地概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特点。知识点三 20世纪的世界文学1.西方文学(1)现实主义①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②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2)现代主义①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②特点:a.强调集中表现自我。b.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c.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③代表:a.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b.法国: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2.苏联文学

7、(1)状况: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2)代表:①高尔基的小说《母亲》。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亚非拉文学(1)特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2)代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同(1)从产生到繁盛的时间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要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