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

ID:29229287

大小:5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章内容: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不同的方向看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第一章概述:本章共分5节,具体来说,第1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几何体的过程,认识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通过观察丰富的实例,获得对点、线、面的直观认识,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第2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交流,从展开与折叠的角度认识棱柱(包括一般棱柱和正方体)、圆柱、圆锥及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初步进行棱柱、圆柱、圆锥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3节继续通过学生的动

2、手操作和思考、交流,从几何体截面的角度,认识几何体与截面之间的关系,初步进行几何体与其截面之间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4节从试图的角度,认识正方体及其组合体与其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初步进行正方体及其组合体与其三种视图之间的转换,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5节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多边形和扇形。总的说来,本章让学生不断经历三维和二维空间之间的转换过程、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而运用的主要手段是展开与折叠、截面和视图。(从本章的5个小标题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编者的用意就是把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三维空间转化为生活中的

3、立体图形——二维空间,而转化的手段就是第2、3、4节课的内容)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1、让每个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观察物体(从生活中获取的知识);2、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抽象出图形的过程,能用非数学语言叙述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逐渐培养的能力);3、激发起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培养的情感)。二、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重点、难点)1、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程既不是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又不是简单地开始学习传统意义上的平面几何知识,而是体现《课标》中“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7

4、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重点:让每个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对几何体的观察3、难点:抽象出图形,并进行识别与分类三、教学准备(教具、素材等)1、课前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每人找出10个生活中的物体,并说出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2、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锥、棱柱以及几种实物;(可采用学生自己亲手作的模型讲解)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生活、故事、知识、图片、实际、教材情境等)提出问题:以上说的实物中有哪些是你所熟悉的几何体?(由学生说,老师纪录)2.分析探索(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进行分析、总结,然后让学生总结)问题解决:由学生参与

5、总结各几何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3.知识理顺、得出结论(对各种不同的集合体进行分类,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方法)4.应用反思:用投影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结合体的具体运用;拓展创新:启发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规划自己的房间等5.小结回顾:与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感知不同的物体体验现实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几何体,几何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也学会简单地区别不同的物体。纳入体系:向学生说明在数学课上所学的几何体是从生活中来的,同时通过在数学课上对它们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地了解他们的性质,为人们更好的美化生活和世界提供理论依据和知识。6.布置作业(灵活多样)生活中

6、的:让学生画一些生活种的实物并能表现出不同的几何体(评价时要用较宽松的标准进行,要给与及时的、必要的鼓励和表扬,要让同学们互相新上)书面作业:课后习题(可以分不同的要求)五、教后札记(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体验、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的自我感受等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经历和感受点动形成线、线动形成面、面动形成体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本节课的难点是对面动成体的认识。本部分要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点动成线、线动形成面、面动形成体的游戏。而面动形成体的展示可以采用将切好的黄瓜片或土豆片再摞起来来实现。本节课需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动手折叠(粘纸盒),认识棱柱;第二课时:展开(观

7、察、找棱柱的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3、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二、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重点、难点)本节课让学生动手是非常关键的,这是建立理性认识的基础,可让学生自己制作四棱柱、圆柱等模型。重点: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难点;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和侧面展开图。三、教学准备(教具、素材等)学生自制的模型四棱柱等;四、教学过程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