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

ID:29673363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2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塞腰鼓》《安塞腰鼓》第二课时版本年级人教版七年级下单位姓名总课时数2教学手段电子白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品味语言艺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教学难点理解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课型新授课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整体感知了《安塞腰鼓》一文的内容,它那气势磅礴,独具魅力的艺术表演,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毅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

2、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一文诗化般的语言,还时时回荡在我们的耳际。我们本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本文诗化般的语言所蕴涵的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二、出示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品味语言艺术2、理解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其在本文中的作用三、内容分析1.上节课我们整体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仅仅是在描写一个击鼓的场面吗?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出什么情感来?颂扬了什么?请结合具体语段谈一谈你的看法。可能的答案:冲破束缚勇往直前的精神(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对生命活力的赞美;给人

3、以力量和鼓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这片黄土地的赞美(黄河流域也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赞美黄土高原人的豪迈与激情。2.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安塞腰鼓”对从小生长在黄土高原的刘成章影响相当大,当他远离家乡后,脑际里常回闪着“安塞腰鼓”那气吞山河的恢宏气势,耳畔回旋的是“安塞腰鼓”爆发的鼓点。20世纪80年代,当刘成章面对祖国在改革开放中体现出的蒸蒸日上的情况,心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刘成章感悟“安塞腰鼓”不仅是陕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他决定用“安塞腰

4、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对时代的感受,传达他对生命的诗意的理解!可见,这篇激扬生命的浪漫的散文,尽情尽兴地酣畅地展现陕北人热情的生命、火烈的活力。他用“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抒写出了陕北人的精神和神魂,他用气势磅礴的文笔深深震撼了读者。四、问题探究在理解了以上内容后,相信同学们对以下重点问题有所理解:1、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难道江南真的打不得腰鼓么?明确:任何艺术的产生都与特定的地域和历史文化渊源有关。江南的文化风格是柔美的,孕育不出这样的腰鼓。安塞腰鼓只能是原始粗犷的黄土文化的产物。2、为什么又强调黄土高原

5、土层的“厚”?明确:因为这厚厚的土层,正是生命元气的积蓄,也是黄土文化的深深积淀!赞美安塞腰鼓,实际上也是赞美黄土高原的文化底蕴!3、这么写是否厚此薄彼?作者在写作时为了衬托黄土高原的厚重,所以似乎有点厚此薄彼。其实,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只是风格不同,一阴柔一阳刚。正如人之性格,不能评判孰优孰劣。所以,也可以说“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内涵之一是“好一个阳刚之美!”五、写作特点1.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请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6、体会其作用。示例: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2.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的。示例: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六、归纳总结《安塞腰鼓》是一首黄土高原的诗性赞歌,抒发了中华民族坚强刚毅、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了本文,你有了哪些收获?七、拓展训练1.“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试赏析整个句子。明确:不能。因为这三个短语渲染击鼓后生疯狂的程度逐步加深。这一段,综合运

7、用排比、比喻、反复,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舞蹈场面的壮美,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你还能找出哪些类似的语句,试着按上面的方法加以品析。2.比喻排比在写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本文,除了在文中使用排比,各个层次后也用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结束,形成排比段式,使文章结构紧凑,中心突出,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下面我们进行一组比喻排比仿句练习: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没有的聚积,就没有。成功要靠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友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籍如一

8、艘航船,它能引领我们抵达知识王国;书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