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ID:3117261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_第1页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_第2页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_第3页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_第4页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出浓浓的语文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我们经常在讲,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可这个“语文味”到底是什么,总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对“语文味”的解读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他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标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读味”,正是语文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特有的美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情感激越的起伏,在朗读中唤起学生与文本真切的体悟,在朗读中让语文课散发

2、出浓浓的语文味。  的确,读是根本,没有读,就不会有感悟和理解,更不用说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读味”呢?  一、“读味”从读题开始  课题,是最先吸引学生的地方,是一篇课文的“眼”。读好课题,可以为开课做好铺垫,也能在开课伊始,就展现语文课堂的独特味道。笔者在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先出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个词组,让学生读后,再请他们关注“极了”和“透了”这两个词,学生自然而然就读出了这种精彩到极点和糟糕到极点的感觉。这还不够,我继续说道:“这两个词组表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

3、你能读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情味吗?”这样,“读味”5扑面而来,在学生读课题的过程中就有了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初步感悟。  二、“读味”在多读几遍中  许多老师不愿意在“读正确、读流利”上下功夫,认为这是课前预习就可以解决掉的问题,课堂上就不花时间了,所以往往走走流程,让学生读一遍就草草了事。殊不知,这已经忽略了读书最基本的意义。要知道读正确、读流利是朗读能力这座大厦的基石,基础不牢可会造成地动山摇的。宋代朱熹也曾说:“但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此

4、处话语中,不仅强调课文要读准确,还强调朗读遍数要多。也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吧。  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匆匆》时,就很舍得花时间。在揭示课题后,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然后指名学生朗读,在学生读正确后老师再进行配乐范读。这个范读意义重大,一是通过形式的变化,避免了重复朗读,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老师的示范,给学生以朗读的表率,其实也是一种指导。教师在朗读的时候还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听出老师读错了几个字,读破了几句话,从另一个层面加强了学生的朗读训练。接下来,请学生齐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给他们“挑刺”,指出朗读的

5、不足。特别是读到“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时,老师让学生分别用升调和降调朗读,通过对比、感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是带着忧伤感叹时光的流逝。通过这样的朗读之后,虽然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讲解课文,但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在学生反复的读当中,达到“5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效果,这也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的根本所在。  三、“读味”在品读词句中  在一篇课文中,往往有些重点的词语统领着整篇课文的基调和方向,我们如能抓住这些重点词句的品读,引领学生进行朗读,

6、会赋予我们的朗读以层次感和厚重感,在朗读中感受文本带给我们的张力。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上《去年的树》这课时,抓住“天天”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词语,引发了一场朗读风暴。王老师让大家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了引读: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当月亮挂上柳梢头,(引读)――“鸟儿坐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雪都融化了,(引读)――“鸟儿坐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

7、――“鸟儿坐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5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  然后王老师说:“由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就感受

8、到了鸟儿和大树的深厚感情,因为它们时刻都在一起,也为下文鸟儿不顾一切找树埋下了伏笔。  四、“读味”在个性朗读中  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想说的是,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