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ID:3127850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_第1页
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_第2页
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_第3页
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在一次“教学能手”的评选中,一位参赛者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百草园时,让学生找出文中草木虫鸟的名称并提问:一长串看似繁琐芜杂的事物名单是不是闲笔?是怎样描写的?有什么作用?这是多么简洁的三个问题,多么简练的切入设计。  看得出,教者作了精心设计,三个问题围绕“物名”,逐层深入,直指教学核心。引导之下,学生很快明白:“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等景物,有动景、静景;有听觉、视觉,描绘了百草园的繁盛和热闹,表现了作者儿时的欢乐生活,抒发了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繁华落尽见真淳。这堂课貌似随意,实则一枝独秀。它舍弃了传统形式,抓住了

2、文本“言词”,将学生一步步引向作者的思维深处,直抵文本的灵魂。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简化课堂环节,实现语文高效教学?无疑,这堂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品味语言,以“物名”为抓手,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一、关注“物名”,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  墨西哥诗人帕斯说:“话语是我的眼睛,我们生活在名字中间。”每一个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有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理由。关注文中“物名”,还原负载的丰富内涵,可高效解读文本。4  《林黛玉进贾府》内容芜杂,设计不当,事倍功半。一位教者要求学生细心筛选出林黛玉眼中出现的所有“物名”。短暂交流后,贾府中基本“物品”一一呈现:两个大石狮

3、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上的匾额;荣禧堂的古铜鼎、金帷彝、錾银书画;贾母丫头的穿红着绿、贾赦姬妾的盛妆丽服、贾政丫鬟的掐牙背心……透过这些佶屈拗口的“物名”,贾家奢侈的生活、显赫的地位、森严的等级宛若特写镜头逐一彰显,人物纷纷亮相,主旨初见端倪。  繁复的“物名”看似随意,实则唯有识其名、写其名才能透视出“物名”背后的深意。关注“物名”打开了解读文本的快捷通道。  二、品析“物名”,感悟作品的构建艺术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格奥尔格《言词》)文学作品中的“物品”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貌似繁芜枯燥,与文艺的美感也不靠边,但“物名”往往体现作家的苦心孤诣,包孕着作品精巧的构建艺术。  

4、《过秦论》作为“西汉鸿文”,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无异于蜀道之难。赏析结构时,一位教者巧妙设计:若将第二段中间部分改为“六国之士,有苏秦之属为之谋,乐毅之徒通其意,孙膑之伦制其兵”可行否?将对陈涉的介绍改为“陈涉之位卑,兵器至陋,战斗力之低”与原文相比,有什么区别?  原文不嫌烦赘,详尽罗列九国之名、四君子之姓、二十四位文臣武将,介绍陈涉时更是不吝笔墨,详尽摹绘其弱。通过比较,学生方始明白正是这些不厌其烦的“物名”形成前后对比,增强了论证力。文本创作匠心独运,问题构思更是别出心裁。  以“物名”4为切口,以鉴赏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作者构思行文慧眼识金,教者把握高屋建瓴,教学方能化难

5、为易。  三、畅想“物名”,体验语言的无限美感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物名”的表象只是冰冷的文字符号,但若透过表象,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将“物名”负载的内涵有机还原,则可以有效地体验语言背后的韵味美感,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作为新闻,文学味稍逊,尤其文中的众多地名更是令人望而却步。“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西路军……”“东路……”乍一看,陌生的名称对于不明地理的学生无疑云中望月,更何来美的享受?一位教者妙思如涌,展示了一张大幅地图,让学生以军事指挥官的身份一一将这些地名找出,以不同颜色的彩笔标识。当三路大军的行踪清晰地出现时,敌人纷纷溃

6、退、毫无斗志,解放军锐不可当、势如破竹的英勇,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排山倒海的气势逼真而酣畅。  多么用心的设计,多么悉心的准备,多么精心的教学。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位教者对“物名”做了最精彩的诠释。  四、透视“物名”,走进作家的精神世界  “言辞破碎处,无物在。”“物名”真切地显示着事物的存在,是作家丰富内心世界的折射和深挚精神领域的再现。没有作家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真挚的情感体悟,“物名”给人们的认识也许不复存在。  首例中教者熟谙“物名”的真谛,一堂课数次抓住“物名”,演绎精彩。赏析三味书屋一节时,从“仁远乎哉我欲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等“物名”4入手。这些内容枯燥乏味,与儿

7、童生活十万八千里,但作者却难以忘怀,奥秘何在?短暂讨论后,精彩纷呈:作者留恋的不是读书生活,而是童年。快乐或不快乐,并不重要,鲁迅只是借回忆来排解当下的苦闷;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只是一个名称,回忆仅是形式,寻求闲静、慰藉心灵是真正的目的……评委各个倾倒,纷纷喝彩。  新课改方兴未艾,对高效课堂提出了更高要求。细读文本,品味语言,还原本味,是当下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而关注“物名”,向文本更深处漫溯,无疑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捷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7330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