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ID:31452037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上传者:U-9950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1页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2页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3页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摘要:在当代教育理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更多样化、更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由于自身学科特性和学生天性的限制,教学过程往往更具有挑战性,需要教师结合现代技术条件,设计更好的教学方案或者教学手段。生活情境方法的应用依然受到诸多教师的认可。本文从其基本理念出发,探究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运用效果  数学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枯燥,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正处于逐渐形成阶段,因此,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深入,生活情境教学方法被逐步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小学生学习困境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一、生活情境法的基本理念4   生活情境法通常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相关内容对其进行有目的性的设计,形成与生活有关的情绪色彩浓厚、生动形象的场景,并将学生引入此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使其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和相关学习内容。生活情境法的核心在于通过生活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发展。无论哪种具体形式,生活情境法都可以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往往比较好动活泼,枯燥无趣的数学内容往往不能充分吸引其注意力。而生活中的灵动、形象的事物则能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度。因此,将小学数学相关知识整合到生活情境之中,并利用小学生熟悉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小学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往往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等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更深层次。生活情境法可以帮助教师把抽象、枯燥、空洞的数学概念等转化为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而这些事物通常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因此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课标要求下,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体现,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指示,还能将其灵活运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生活情境法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融入生活中的实例,因此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三、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导入,以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在学习新课或者课堂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注意力已经分散到课间活动等事项当中,因此,直接导入新课往往显得突兀,而且不利于学生接受,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利用生活情境法,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情节展示出来,在激发学生认同感的同时,挖掘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  例如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可以结合妈妈到商店买布的场景提出几个问题,并针对不同单位,如厘米、分米之间的差别进行特殊设置,激发学生内心的疑问。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课中讲解,以情境促进学生的理解。  在讲解过程中,传统讲解方式往往显得比较枯燥,即使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也不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等将有关数学概念以生活化的方式制作成图片或者短视频课件,促进学生理解。同时,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设计更独特的方式,使其呈现出来,加强学生的印象。  例如,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生活中吃西瓜的场景,对于1/2的概念,应当强调“平均”两字。如果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可以将1/2的西瓜切成一大一小两块,以便学生更清晰形象地理解“平均”分配的基准。  3.课后巩固,以情境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4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其他形式练习中,课后巩固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传统教学方法当中,课后巩固往往通和题过程小测验的形式进行,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难以真正使学生从内心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而利用生活情境法,可以赋予课后巩固以更多的趣味性,例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场景等,都能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促进实际应用能力提高。  例如,学习货币单位之后,使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对不同物品设置不同的价格,由售货员和买家进行交易。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中较为相似的场景,并收获一定的实践经验,而教师可以从中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  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深刻的应用意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余应当注重从生活中挖掘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情节,并将二者以更灵活生动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彩霞.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4):78.  [2]刘瑞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进程[J].学周刊,2013(7):9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