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56755
大小:53.0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5
《《辛亥革命》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教案2授课题H第13课辛亥革命课型新授课学科知识及教学目标分析木课在知识体系屮整体地位及模块目标1、地位(一)在历史学科体系屮的地位中国近代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化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逐渐形成的历史。本科的学习应帮助学生理解,民族为极限、仁人志士自强图存的行为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二)在整本书的地位近代屮国的发展呈现岀两条鲜明的主线。1.、帝国列强的侵略与川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线2、中国近代化地主线,即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发展和富强的主线。两条主线相互交叉,但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变化,历史的发展
2、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课辛亥革命的学习应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二条主线的理解。(三)在本单元屮的地位第四单元的大标题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其主题展现里帝国主义列强加深侵略和仁人志士奋起救国间的冲突,本课正是民族危机下资产阶级发动民主革命、奋起救国的表现。2、模块目标依据普通高屮最新历史课程标准,由于本课是在历史必修一的第四单元的第十三课,属于模块中的政治部分。我们把模块冃标定为: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挽救民族危机的一些仁人志士,如孙中山等;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发动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本课是辛亥革命;了解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探讨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
3、化的进程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本课的三维目标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目标的分析,结合对教学方法的探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认识到辛亥革命是屮国近代史上i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是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推动社会进步的髙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了解兴中会等革命团体,武吕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理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纲领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
4、意义。2、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历史资料以及辩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向学生展示武昌起义形势图,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训练,组织学生阅读关于辛亥革命的史料,以培养阅读史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形成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思维。2、结合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图文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成败,使学生掌握此类题的分析途径;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再结合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立本课的重点:一、
5、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三民主义二、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本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抽彖词汇,如主义、革命较难理解,应给与恰当形象的解释,另外,涉及到的一些历史学习方法(怎样衡量辛亥革命的意义),应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要正确诠释难点,一是主义强调知识的系统化,一是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具体解决方式将在教学过程屮予以注明。辛亥革命的过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知识框架关键词知识切入方式与切入点选择学生学习形成性评价教学评价切入方式:情景导入,情感价值观的感染,史料分析,归纳总结切入点的选择:根据高一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学积淀,但抽象思维仍不如直观思维,大部分知识的切入都是从形象思维
6、切入。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爆发的过程,中华民国建立的史实及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在推翻君主专制知识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当中,如何使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并能简单的叙述其史实,学习了辛教师教学反思性评价亥革命之后,学生掌握了如何对一件历史史实进行评价。教学思维设计偲维教学)教学实施过稈甘标时I'd课件教学教师活动及目的(内容教学、教学目标落实的教学策略、方法)学生活动及预期效果30秒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通过今年上映的一部电影《辛亥革命》导入。过程和方法目标(一)民主Z酝酿导入部分4辛亥革命100
7、周年宣传海报解读孙中山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导出世界潮流的三大表现: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进而引入本课主题:探索屮国政治民主化道路。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容易进入教学情境。分30秒孙屮山的名(一)辛亥革命前的社会背景1、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腐败反动通过这句名言引出世界近代化言。2、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的三大表现。分析辛亥革命前世界潮3、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