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1课第2框学案

政治生活第1课第2框学案

ID:32988307

大小:62.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8

政治生活第1课第2框学案_第1页
政治生活第1课第2框学案_第2页
政治生活第1课第2框学案_第3页
政治生活第1课第2框学案_第4页
政治生活第1课第2框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第1课第2框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理解参与政治住活的基本原则。2、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某木原则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识点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活动主题活动要求活动内容(用笔划出相应知识点)自学质疑把握基础阅读教材,完成右侧知识整理1.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含义:②条件:③地位:(2)政治自由:(3)监督权:①含

2、义:②内容:2.3.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探究活动讨论交流判断并说明理由。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3、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4、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5、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6、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广泛的、真实的、不受约束的。拓展探究1: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人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不是政治权利。2:权利与权力:权利是法律概念,是法律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与义务相对应产生的而存在的;权力是

3、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与服从联系在起的,权力可以分为政治权力、宗教权力、经济权力等。3:人民与公民人民是政治概念,是指群体,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公民是法律概念,公民则一般指单个个人,在我国现阶段,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有我国国籍的敌人。课堂训练巩固提高完成右侧练习1.有人评价说,博客们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可以把日记本搬到网络上,并拥有管理权,任何人都不可以干涉。这一观点()A.错误,因为在网络上发表日记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B.正确,因为公民有言论自由

4、,可以自己表达个人的观点C.正确,因为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和自由D.错误,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2.某货车司机发现13岁的小王在偷他车内东西,便将其抓住,用电话线困住其双手,将小王关了近40个小时。由于该司机的行为涉嫌非法拘禁,被检察院依法批捕。这表明①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③任何公民在享有权益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④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会受到法律保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在我国,下列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18周岁以下的公民②文化水平低,行使此项权利有困难的公民③信仰宗教而不信仰马克思主

5、义的公民④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⑤在中国居住不满一年的公民A.②③⑤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4.“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D•①④A.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知识点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活动主题活动要求活动内容(用笔划出相应知识点)自学质疑把握基础阅读教材P65—66页内容,整理回答右侧问题基本原则:探究活动讨论交流1.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

6、律平等的原则1.公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而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但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即平等地享冇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冇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任何公民的介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3.公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如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冇选

7、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Z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要反对一切特权。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重点难点探究2.怎样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1)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乂是义务的主体。(2)一方而是耍树立・,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自觉履行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