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ID:33183282

大小:2.46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2-21

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1页
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2页
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3页
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4页
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R446.5密级学校代码10367UDC616-02编号学号20096831089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poBgenemutationandmolecularepidemiologyofrifampic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论文类别:学术研究型作者姓名周文静指导教师姓名马筱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蚌埠医学院学科专业临床检验诊断研究方向细菌分子生物学论文答辩时间2012年5月学位授予日期2012年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论文评阅人:20

2、12年4月硕士学位论文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论文题目: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poBgenemutationandmolecularepidemiologyofrifampic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研究生姓名:周文静指导教师:马筱玲学科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方向:细菌分子生物学论文工作时间:年月至年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本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已经获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论文撰

3、写中所引用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时已在论文中给予特别标注和明确说明。对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其他人士,以及论文撰写中所提供的建议等的贡献也已作了致谢说明。本人完全理解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以及所涉及的结果将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2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共享声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条例》,本学位论文题目:利福平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rpoB基因突变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职务作品,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科室的物质技术和经费支持,因此,本学位论文的著作

4、权由研究生,导师和学校共同享有,均享有署名权和使用权等权,本学位论文成果归属学校。根据国家学位授予条例,学校对本学位论文有使用权,包括保存本学位论文;因教学和科研的目的,保留在图书馆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根据国家规定将本学位论文送交国家有关部门保留和使用。学校在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时,应保障研究生和导师的署名权等权益。研究生和导师在公开发表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时必须保障学校的署名权等权益,即在发表论文时学校及相关部门科室应署名为作者单位。声明人完全理解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研究生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目录中文

5、摘要…………………………………………………………………………2英文摘要…………………………………………………………………………4第一章引言……………………………………………………………………6第二章材料……………………………………………………………………9第三章方法……………………………………………………………………12第四章结果……………………………………………………………………16第五章讨论………..……………………………………………………………28第六章结论……………………………………………………………………..33

6、参考文献…………………………………………………………………………34致谢………………………………………………………………………………36附录A缩略词表…………………………………………..……………………37附录B主要试剂配制…………………………………………………………..38附录C个人简历………………………………………………………………..39附录D综述……………………………………………………………………..401中文摘要目的:(1)探究安徽省临床分离的利福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

7、利福平耐药水平与rpoB基因突变的相关性以及耐药菌株的基因同源性。(2)研究环丙沙星诱导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耐药中的作用,以及对rpoB基因突变频率和突变位点的影响。方法:(1)随机选择2009.1-2010.5间来自安徽省耐药监测中心的88株利福平耐药及12株利福平敏感的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用Vitek-2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其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模式;对rpoB基因的利福平耐药决定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3进行比对;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和金黄色葡萄

8、球菌A蛋白分型(Spa)技术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2)使用1/8、1/4和1/2MIC亚抑菌浓度的环丙沙星对8株利福平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诱导,比较诱导前后利福平耐药突变频率,检测耐药突变株利福平MIC值的变化和rpoB基因突变类型。结果:所有88株耐利福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MRSA,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