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精彩,让农村孩子活起来

问出精彩,让农村孩子活起来

ID:33579901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7

问出精彩,让农村孩子活起来_第1页
问出精彩,让农村孩子活起来_第2页
问出精彩,让农村孩子活起来_第3页
资源描述:

《问出精彩,让农村孩子活起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问出精彩,让农村孩子活起来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王娜我们乡镇只有一处中学,全镇所有的孩子都在这就读。除了镇驻地的少数孩子以外,大部分孩子都来自石横的几个行政村和更偏远的乡村,像旅店村、圣佛寺村等。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不可避免造成了农村孩子资源的相对贫乏。大部分家庭中只有电视,没有电脑,并且班内有一半的学生周一至周五要住校,这一切决定了农村孩子获得资源的途径非常少,所以作为乡镇中学的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在课堂中问出精彩,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活起来,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

2、法,请大家多指教:一、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这个办法也是我们肥城市统一的在每节思品课上课前3-5分钟内的活动,对住校生及时的了解时政大事非常有帮助。二、学会整合课程资源 提高教学效果1.以“教材”为主力去整合课程资源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中的观点,教材中的思想观点通常是比较正式的文字,有时以学生对话或旁白的形式出现,有时则通过老师之口告诉学生。这些思想观点,语言通俗、简要,指导性强,教学中切

3、不可忽视,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观点。当然不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学生体验、探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感悟这些观点;教师要有机整合相关教学内容。教材向学生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但有些人物、事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非常遥远,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遥不可及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大胆取舍,或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或删掉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做好教材的加减法。2.以“人材”为内力去挖掘课程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开发利用品德课程资源应丰富学生的活动,从学生丰富的活动中挖掘课

4、程资源,让“人材”成为教学的内力,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丰富体验活动,让学生陶陶然乐在其中;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欣欣然徜徉期间。3、以“境材”为拓力去拓展课程资源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以“境材”为依托,充分拓展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使品德课程资源“丰满”起来。 4、以“网材”为外力去丰盈课程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信息丰富、生动形象、交互性能好、给人强烈的视听感受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

5、青睐。在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借助网络多媒体的外力,搜集生动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努力让品德课程资源“丰满”起来。5、以“情材”为动力去激活课程资源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逐渐形成良好的情操。这些浓厚的人文关怀往往会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要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情材”,再用“情材”去激活教材,把抽象的说教形象化并富有情感色彩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心灵真正得到洗涤。三、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后再提问在新

6、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品德教材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这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思想和手脚,给教师的教学设计留出了更大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端正教材观,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创造,我们可以对教材做加减法。即:减去教材中的繁琐、重复、低效的内容;增加和相关学科交融的知识世界,和现实密切联系及与未来需要相关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兴趣、情感密切相关的心灵世界。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这些教学内容顺序可变、时间可调、事例可换、内容可选,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增强课堂问题的吸引力中学生

7、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了解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迎合他们的需要。比如: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多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放眼自己的家乡,适时地引入乡土内容既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又能切实感受出知识的意义。正如这句话: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五、提问时要具有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1.作为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语言,一要简明、准确、通俗易懂、生动流畅,还要富于思辨性、哲理性。二要注意调整音量、音调、音速,让富于变化的声音

8、具有吸引力。三要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增加课堂趣味,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2.课堂提问中教师的表情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尤其是心智处于敏感期的中学生,他们上课时的目光追随捕捉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抹一笑。若教师微笑地期待他们回答.他们就会在教师神态的鼓动下无忧无虑地将知识信息反馈出来。反之,教师如有不耐烦或严肃的表情,学生的心态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心慌意乱,语无伦次,影响提问效果。教师要根据乡镇农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力求从学生的身边寻找问题,将学生引入到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