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

ID:34175197

大小:57.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_第1页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_第2页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_第3页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_第4页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理论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引入代际迭代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Model,OLG),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代际和代内再分配效应,得出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一定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关键词】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代际再分配;代内在分配在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内,养老保险的再分配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再分配,即是将在职时期的收入向退休后转移;二是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即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将不同代人的收入进行再分配;三

2、是代内的收入再分配,即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在同代人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性别间的收入转移。本文所指的再分配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再分配,因此主要考虑代际和代内再分配效应。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代际再分配效应分析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代际再分配效应需要引入一个两时期的OLG模型,在模型中,t时期为在职时期,t+1时期为退休时期。假设t时期的在职人员的数量为Lt,退休人员的数量Lt+1,人口增长率为n,则Lt=(1+n)Lt+lot时期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为Wt,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完全体现在工资的增长率上,且增长率为g,即工资增长

3、率为g,则Wt+1=(1+g)Wto同时我们假设经济处于稳定状态,市场利率为io下面分别对基础养老金部分(现收现付制)和个人账户部分(基金制)的代际再分配效应进行分析。1•基础养老金部分代际再分配效应分析。基础养老金部分实质就是现收现付制,因此可以看成是对现收现付制的代际再分配效应的分析。假设养老保险缴费系数为P,则t时期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St二pLtWt,t时期退休人员所得的基础养老金Bt=St=pLtWtot时期的退休人员为第一代退休人员,没有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那么对于t时期退休人员而言,获得的基础养

4、老金是一笔额外的收益。而对t时期的在职人员来说,当其在t+l时期退休后,其基础养老金收入Bt+1二St+1二pLt+lWt+1,则可知,t时期在职人员从养老保险体系中获得的回报率为:(肮+1-St)/St二(1+n)(1+g)-l^n+go即是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部分的隐含回报率为人口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之和。当n+g>i时(即经济动态无效),现收现付制不仅给第一代退休者提供了一笔额外的退休金收入,而且在职的一代也会从中获得一个高于市场利率的隐含回报率。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养老保险其实质是不存在代际再分配

5、效应的,各代的收益主要来源于相对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当n+gWLt),且两个不同收入群体的平均工资增长率都为g,则社会平均工资W'=9WLt+(1-0)WHto1•基础养老金部分代内再分配效应分析。按照目前的规定,个人养老保险缴费的2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职工退休后按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的一定百分比从统筹账户中获得基础养老金。显然,这样的待遇给付方式是收入关联和定额待遇两种方式的结合体。因此我们分别对两种不同的给付方式的代内再分配效应进行分析。(1)收入关联给付方式代

6、内再分配效应分析。在t时期,两个不同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险缴费分别为SHt=pWHt.SLt=pWLto在t+1时期,两个不同收入群体领取养老金的总和为t+1时期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又t+1时期退休人员的人均基础养老金为:Bt+lz=■二p(1+n)(1+g)Wt‘,(式1)。其中WL为t时期的社会平均工资。当缴费与收入关联时,基础养老金的计发与在职时期的工资挂钩,因此我们可以在人均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调整系数,设高收入群体的调整系数为aH,低收入群体的调整系数为aL,且aH与aL之比等于两个不同收入群体在

7、职时期工资收入之比,即:■二・。因此,低收入群体的基础养老金为aLBt+1z,高收入群体的基础养老金为aHBt+1'。同时两个不同收入群体的基础养老金按照人口加权平均后应该等于同期全体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即:[9aLLtBt+r+(1+0)aHLtBt+1z]/=Lt=Bt+l‘,(式2)。化简得:9aL+(1+9)aH=l,由式1和式2我们可以推算出两个不同收入群体调整系数的具体表达式为:aL=WLt/Wt,,aH=WHt/Wtz。因此我们可以分别算出两个不同收入群体的基础养老金收入为:BLt+1二aLSt+1

8、'二WLt/Wt'X=p(1+n)(1+g)Wtz==p(1+n)(1+g)WLt,(式3)oBHt+l=aHSt+l,=WH/Wt7X=p(1+n)(1+g)Wtz==p(1+n)(1+g)Wht,(式4)。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两个不同收入群体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所得基础养老金的具体表达方式,因此便可以引入收益率计算公式来计算两个不同收入群体在养老保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