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ID:34518799

大小:442.8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7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4页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10卷第3期高校地质学报Vo1.10No.32004年9月GeologicalJQ盟皇塑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德滋(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摘要:半个世纪以来,华南花岗岩研究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重点研究了花岗岩的时空分布。根据地质证据与同位素年龄数据,证实华南存在多旋回的花岗岩,即晚元古代花岗岩、加里东期花岗岩、海西一印支期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基本规律是:不同的造山旋回伴有相应的花岗岩。大体上,自西北往东南(向洋方向)花

2、岗岩时代呈愈来愈新的趋势;第二阶段,重点研究了花岗岩的成岩物质来源,划分为M型、I型、S型和A型,研究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岩石地球化学标志;第三阶段,着重研究壳幔作用与花岗岩成因,例如研究玄武岩浆底侵作用与花岗岩的成因联系,以及岩浆混合作用与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原因。此阶段研究方兴未艾,仍在深入开展之中。今后主要研究方向,环绕3个问题进行:(一)壳幔作用与A型花岗岩成因;(二)陆内花岗岩浆产生的方式和原因(变质核杂岩、花岗岩穹窿、复式花岗岩体);(三)华南大花岗岩省成因。关键词:展望;花岗岩

3、;华南中图分类号:P58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93(2004)03—305—101引言华南的范围包括长江以南、三江以东的广阔区域。翻开华南地质图,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幅多时代花岗岩类交错的绚丽多彩的画面。早先,黄汲清在其所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曾预言华南若干片麻状花岗岩可能属于加里东期,但无确凿证据(黄汲清,1954)。1957年,徐克勤等在江西上犹和南康首次发现两个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在上犹的陡水剖面和南康的鹅公头剖面见到中、下泥盆统砂岩与花岗岩呈明显的沉积接触,泥盆系底部有

4、一层几十米厚的花岗质碎屑岩,貌似花岗斑岩,仔细观察,是由长石和石英的碎屑组成,由风化崩解的花岗质碎屑稍许经流水作用分选和堆积而成。花岗岩侵位于寒武一奥陶纪地层中,属于加里东期花岗岩无疑(徐克勤等,1960)。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发现。1958年,徐克勤、郭令智等在皖南休宁踏勘地质时,发现震旦纪休宁砂岩与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后经李应运研究,证实休宁花岗岩属于晋宁期(李应运,1962)。从1957年至今,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华南花岗岩研究经久不衰,日益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

5、代,重点研究华南花岗岩的时空框架;第二阶段自70年代至80年代,研究花岗岩的成岩物质来源,起步较早,基本上与国际研究同步;第三阶段始于9o年代至今,着重研究壳幔作用与花岗岩成因。随着基金项目:国家f1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72036;40132010)作者简介:乇德滋,男,1927年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花岗岩与火山岩研究。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306高校地质学报10卷国际大陆动力学计划的实施,花岗岩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此阶段研究方兴未艾,仍在深入开展之中。2华

6、南花岗岩的时空分布根据地质证据和大量同位素年龄数据,华南存在多旋回的花岗岩类已成不争的事实。花岗岩的时空分布严格受造山带的制约,即同一造山旋回伴随相应的花岗岩类(徐克勤等,1963;莫柱孙等,1981)。水涛等早年曾提出“两台一槽”的观点,“两台”指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一槽”指存在于两个地块之间的华南洋(水涛等,1988)。殷鸿福认为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具有不同的地质演化史,两地块被华南小洋盆所分隔(殷鸿福等,1999)。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至少经历了3次大的碰撞事件(晋

7、宁期、加里东期、海西一印支期),华南前侏罗纪花岗岩类基本上属于陆一陆碰撞的壳源型花岗岩类(王德滋等,2003)。华南最古老的花岗岩类侵位于华夏地块的变质基底(八都群)中,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体,年龄为2.0~1.8Ga,属于早元古代花岗岩类(王银喜等,1992;王一先等,1997)。根据Nd模式年龄统计,华夏地块的变质基底形成时间早于扬子地块(沈渭洲等,2002)。而扬子地块的晚元古代花岗岩类(晋宁期或雪峰期,10~8亿年)的分布则远远超过了华夏地块。皖南的休宁岩体,见到震旦纪休宁砂岩与

8、花岗闪长岩呈沉积接触,休宁砂岩的底部有数米厚的花岗质碎屑岩。赣北的九岭山岩体见到震旦纪南沱砂岩与花岗闪长岩呈沉积接触,南沱砂岩底部存在长石砂岩。九岭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818Ma。桂北的摩天岭花岗岩为一巨大的椭圆形穹窿体,侵入于四堡群中,花岗岩的年龄为826Ma(李献华等,2001)。早元古时期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是两个被华南洋所隔开的块体,到了晚元古时这两个块体沿江绍断裂带发生碰撞拚贴,在缝合带上有几个起“焊接”作用的晋宁期辉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