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ID:34763890

大小:2.79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3-10

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1页
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2页
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3页
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4页
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宝诘乏大赫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千商、似签字日期:扣I;年土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菪蔼之入茧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2、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当散7嗵对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7奇、协导师签名:签字日期:hl≥年多月弓日签字日期: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邮编:拗7/kJ3年上月≥日摘要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已经在我国悄然兴起,在知识经济模式中,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科学

3、技术真正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显示:科技创新的过程也是研究与开发的过程,因而,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来说,研发的投入都逐渐引起了各方的重视。早在2005年,我国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并着力于逐步提高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确定了至U2020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展目标;对于企业而言,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竞争目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对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研发投入作用的日益凸显,特

4、别是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一方面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应在其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年度研究和开发支出的金额,使得研发支出的数据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对研发支出实行“有条件的资本化”,提高了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所以,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重视研发活动的投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还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早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本文基于股权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技术创新等相关的理论,运用多元回归以及分层回归等研究方

5、法,深入剖析了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在详细回顾了前期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2007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中同时披露了研发费用和高管持股比例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高管持股的调节效应,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高管持股能够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支出,但是,高管持股比例过低时,这种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只有当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超过0.1%时,高管持股才能显著地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2)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

6、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不同的行业研发投入的贡献存在一定的差距,一般来说,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更为显著。(3)高管持股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即高管持股能够强化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总体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详细阐述了高管持股与研发支出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分类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文献;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在理论

7、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选取研究样本,并进行变量定义;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展望,归纳总结了前四章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的成果,得出研究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相关性的同时,打破传统的研究思路,考虑了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将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内进行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选取的研究样本是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的2007.2011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企

8、业实施股权激励以及增加研发投入提供了最新的经验证据。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文章尚存在一些不足:新准则对研发费用的披露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方式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发支出数据的准确性,此外,本文仅考虑了研发资金投入,未来研究中可以从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两个方面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关键词:高管持股;研发投入;企业绩效;调节效应AbstractAsaneweconomicform,intellectualeconomywasemerginginchinare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