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文学教育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ID:35267592

大小:14.6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文学教育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_第1页
文学教育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_第2页
文学教育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学教育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教育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文学经典问题近年来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荷兰莱顿大学1997年1月举行大规模国际会议,会后出版学术论文集《经典化与去经典化》。在我国,文学经典在重写文学史的思潮中被重新评价,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成为学术热点,不少文学经典遭受戏说。如何对待经典,这是文学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文学经典是特定历史时空与文化语境中思、诗、史相交融的结晶,是那些能够站在特定时代的高度表现人的灵魂和美的作品,或是能够传达人类智慧和理性精神的著作。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例如,希腊人创造出永远不可企及范本的古典艺术,显示出至美、至善、至爱的神性境界,具有超越不同文化场域和涵盖普遍人性的特

2、点。中华元典中所蕴涵的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和中庸思想,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至今都在现实中发挥着重要的有益作用。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中国在他开宗的第一声歌里,便预告了他以后数千年文学发展的路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文学教育的经典化要求将文学经典作为当代文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文学经典的学习与传承处于整个文学教育的主流地位。教与学双方要通过经典的原汁原味的阅读与理解,从中了解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优秀成果,体味人类文化与文学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当今所谓读图时代更要强调这一点。有感于图像、网络的迅速发展,传统读书

3、方式受到冲击,人们发出让阅读成为习惯的呼吁。当代图像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人越来越疏离经典文本的阅读,满足于一些改编影视作品,其中的问题显而易见。每一部改编作品都是当下作者的再创造,不能替代原著,更不用说那些平庸改编之作了。以语言为符号的文学经典,是传承人类文化的最好最丰富的载体,是任何图像载体难以替代的。经典文本能以人类智慧和审美的优秀成果塑造人们的精神家园,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培养创造力,提高思维能力。面对经典,我们可以反复体味其中的意蕴,而这一切是任何读图活动无法相比的。文学史上的文学经典具有开放性。其一,文学经典的意味需要有新的诠释,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

4、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文学经典的传统精神与当代阐释之间并非对立,互不相容,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呼唤、渐趋融合的关系。文学史上的任何一种经典文本如果能够打动当代读者,其中必定存在某种与当代相通的生命精神,这种生命精神得以显示它的当代活力,需要当代精神的映照,而当代精神正是某种传统生命精神的延续。其二,文学经典的认定和价值判断也是历史的动态的。文学文本如何成为文学经典,以及已经被认定为文学经典的价值和地位,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经典的选择、解读,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判断。重读经典,重构经典,是文学史研究的应有之义。文学经典呼唤新的发现,恰好能为文学教育留下无限的

5、创造性空间。这与解构、颠覆文学经典的戏说没有共同之处。文学教育的经典化要求在传授经典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重点下功夫在经典文本上,努力去阐释经典,乃至去发现经典塑造经典,即在阐释现有经典的基础上,去发现历史上的潜在经典,重新塑造富有时代气息的经典。要让在学习经典中起主体作用的学生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方法去阅读经典。其一,循序渐进。许多青年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生活太久,课外阅读长期被忽视。有些学生,包括求学上进的学生,迈进大学校园,面临如此丰富书籍的大千世界,感到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读,形成心态浮躁和读书无序的状态。教师则应从学生读书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在此前提

6、下,要求学生根据情况扩大阅读范围。此外,我们要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发现问题,对于精读的经典著作,且应留下印记,记下心得。其二,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这是所有好读书人的共识。古人早就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说。经典浩如烟海,要尽可能博览群书,只能采取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不必过分穿凿字句,不明白的暂时悬置一边。至于经典中的经典,有些内容则必需反复阅读,甚至能背诵。其三,互动交流。注意让学生与经典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关系。不是让传统束缚学生,也不是使学生未加消化吸收就去膜拜传统或颠覆传统,这种互动联系体现出经典文本与阅读主体之间的视界融合。一方面,学生阅读原典,尽可能理

7、解经典的本来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又尝试着从个人鲜活的实际境遇起步,既与经典对话、交流,又发挥自己的创造活力,阐释经典的现代意义,努力达到当代视界与历史视界融合,为今后进一步走向创造性的阐释经典、重塑经典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文学教育的经典化要坚持,而当下未能成为经典的非经典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也是文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去经典化应该是文学教育关注的一个严肃命题。关于去经典化,我们需要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