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ID:35560242

大小:12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8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内容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环境基础医学基础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时期著作《五十二病方》文化基础易学道教佛教儒教学科基础哲学基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的问世,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确立了中医学的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难经》,称为“八十一难”《伤寒杂病论》,开创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先河,称为“方书之祖”,东汉张机(字仲景)。《神农本草经》,根据药物毒性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

2、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为某种性质的证。再根据辨证的分析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南宋·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第一本病因学专著。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王叔和《脉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医学第一部证候病理学专著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提出“戾气”学说清代·王清任,重视解剖,《医林改错》开始注重人体解剖方面的知识与疾病,并发展瘀血致病理论张锡纯《

3、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汇通的代表作金元四大家:(1)、刘完素:字守真,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后世称其“寒凉派”,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2)、张从正:字子和,主张“病由邪生”,后世称其“攻邪派”,代表作《儒门事亲》。(3)、李杲:字明之,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后世称其“补土派”,代表作《脾胃论》。(4)、朱震亨:字彦修,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后世称其“滋阴派”,代表作《格致余论》。三、证的基本概念证: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因、病性、病位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四、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13-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

4、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阳属性相关性规定性普遍性相对性:阴阳属性互相转化;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交感,即交互感应。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之中,即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阴阳和谐是发生交感作用的条件。互藏。相互对立的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有另一

5、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对立。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客观上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反的、矛盾的。制约。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抑制和约束的特性。互根。阴阳的相互依存,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和前提。互用。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消长。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变化之中。阴阳在数量或比例上的变化。平衡。相互转化。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当阴阳两方面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转化。二、脏腑形

6、体分阴阳心属阳中之阳肺属阳中之阴肝属阴中之阳肾属阴中之阴脾属阴中之至阴三、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要素及其所构成的五大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所构成的五大类事物。“行”,是指一种固有的、有规律的、自然持续的运动,即相互联系与运动变化。四、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推演络绎法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有关,故亦属于火;脾属土,则胃、肌肉、唇、口与脾有关,故亦属于土;肺属金,则大肠

7、、皮肤、毛发、鼻与肺有关,故亦属于金;肾属水,则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有关,故亦属于水。-13-六、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七、五行相侮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五行相侮的次序:木侮金(肺),金侮火(心),火侮水(肾),水侮土(脾),土侮木(肝)五行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