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 教案 3

《朱德的扁担》 教案 3

ID:36022163

大小:21.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朱德的扁担》 教案 3_第1页
《朱德的扁担》 教案 3_第2页
《朱德的扁担》 教案 3_第3页
《朱德的扁担》 教案 3_第4页
《朱德的扁担》 教案 3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德的扁担》 教案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会师、扁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2.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教学方法:看图法、朗读法教学准备:  朱德同志像、扁担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课文,了解大意课时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

2、8个字及以下词语:会师、扁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进程:一、导入1.谈话。大家知道为新中国成立,为人民的安康付出巨大贡献的十大元帅吗?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及叶剑英十人,今天我们要认识其中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识他是谁吗?板书朱德。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简介朱德。朱德(1886―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

3、军创建人之一。四川仪陇人,1886年12月1日生于佃农家庭。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集体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井冈山同志会师队伍不远储备粉碎草鞋打仗研究  

4、(1)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要求: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 (2)开火车认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进程:一、导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5、结合学生

5、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二、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带着质疑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1)让学生带着质疑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板书:心疼敬爱  2、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

6、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加点。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7、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①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还有敌人在不远处伏击,特别危险,实在让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④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

8、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5)教师小结。3、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又不藏他的扁担。  (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四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①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