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 教案 2

《朱德的扁担》 教案 2

ID:36025435

大小:22.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朱德的扁担》 教案 2_第1页
《朱德的扁担》 教案 2_第2页
《朱德的扁担》 教案 2_第3页
资源描述:

《《朱德的扁担》 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注意;扁担的“担”是轻声。)你见过扁担吗?扁担是干什么用的?仔细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扁担上写着“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对了

2、,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疑问呢?(如: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呢?朱德爷爷是一位总司令,他还要扁担干什么呢?)   小朋友真会提问题,就让我们来读课文,从文中来找一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3.检查自学情况:(1)读词语:井冈山根据地、粉碎、储备

3、、同志、山高路陡、斗笠、不料、研究。   (2)四人小组轮读课文,同学间互相正音。   (3)齐读全文。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巩固读音。口头扩词。2.自学笔顺,并描红。3.交流强调生字的重点笔画,并及时练写,教师巡堂,个别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共有几个自然段?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自由读第一段,看看读了这一段,明白了什么?(请学生回答)根据生的回答,讲解“会师”(并随机简介背景):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带领一

4、支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了。这时队伍壮大了,战士们多高兴呀!引读第二句:“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读了这一句,你看出什么来了?(红军所处的位置很危险)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部队为什么派人去茅坪挑粮?并用“——”画出描写挑粮所遇到困难的句子,可在重点词下做记号。(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1)想象一下:“五六十里”会有多远?(联系生活:我们去柳侯公园玩,大约走10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三个来回这么远的路。)(2)“山高路陡”:(师在黑板上画出“高山”的简笔画,让生体会山的高

5、、险。)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创设情景,想象练习说话: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们;3.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三、四句。“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引读)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争”)齐读第二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情。过渡:那朱德是怎么做的呢?4.学习第三自然段:(1)出示:朱德同志

6、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抓住“也”和“一块儿”体会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看图)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导学生按顺序说:先说穿着,再说动作。)书上是怎么写的?(读3句找动词)“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朱德爷爷当时已经40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一块儿挑粮,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是满满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强调“一块儿”、“也”。)   (2)朱德白天挑粮,晚上会休息吗?(

7、请学生答,出示句子: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读句子,想想朱德每天的工作安排?(想象说话)指导读出朱德的辛劳。战士看到朱德这样忙碌怎么想的?“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想象“藏”时的心理状态。)可他们哪里想到,(引读:不料……)“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呢?(不耽误第二天挑粮,表示他坚持挑粮的决心。)指导朗读。5.引读第四段: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理解词语“越发”。想想,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为什么不藏他的

8、扁担了?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