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

ID:36063854

大小:245.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3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2)一、选择题1、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答案】B2、下面是何怀宏《选举社会》中的“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魏晋

2、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讲求门第,造成世家大族世代垄断政权的局面,寒门子弟无缘入仕;而隋唐以后,由于科举制的实行,使寒门子弟入仕的比例扩大,扩大了统治基础,缓解了社会矛盾,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材料中强调的是社会政治,因此排除C、D选项。B选项我们无法从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得出。3.(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的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谋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古代农民制缺乏商业致富意识

3、C.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4.(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由下表(下表)可以推知,两宋时期下表两宋部分市镇商税岁入比较(单位:贯)地名全州商税岁额市镇商税岁额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越州6653.77612082.65018.18常州64953.04810021.15515.40润州39502.9626309.96215.97绍兴府105314.01421649.11720.55常州110196.4904767943.20镇江府20629613134963.00

4、A.南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B.经济重心已经完全实现南移C.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D.商业经济型的城镇正在崛起【解析】表格显示商业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比例,说明象绍兴府、镇江等城市属于经济型城镇正在兴起,D正确;表格中没有比较商税与其他税收的比例,A错误;表格说明不了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趋势,B错误;传统经济结构变化是鸦片战争之后,C错误。5、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

5、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  )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答案】A【解析】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针对当时否定知识、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取”,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解题关键是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认识“指示”的精神。答案为A。6、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

6、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庚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A.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B.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C.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何心隐认为“寡欲”是一种自然人性论,反对程朱理学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排除A选项,本题选择B选项。何心隐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在当时不可能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选

7、项。材料没有体现何心隐代表新兴阶级,他也是儒家的代表,而不是新兴阶级的代表,排除D选项。7、刘国良在《中国工业史·近代卷》中指出:1937年,重工业资本在工业中只占9.2%,工厂数占18.5%。到了1942年,重工业资本在国统区工业中则占78.86%,工人占48.69%,动力设备占81.85%。导致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借鉴苏联的模式B.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C.国统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当时中国正在经历抗日战争,是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导致了重工业比

8、重大幅度提升,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民政府并未借鉴苏联的模式,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抗战期间国统区民族工业并未迅速发展,重工业也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选项C、D也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