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2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2

ID:36139934

大小:4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6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2_第1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2_第2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2_第3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2_第4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2)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材料安排精当合理的写法。(3)感悟文章字里行间跳荡的诗意和透着的灵气,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1)这是一篇抒情性很浓的散文,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利用工具书默读。了解大意配音乐听读,感知文章结构特色,配乐朗读,感受情感脉络:重点段落赏读,使情感得到升华。(2)圈点勾画优美的字词和语句,体会在具体语境中的妙处,并用卡片或笔记本积累这些字词、语句。(3)阅读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或在讨论中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的海洋,

2、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慧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感悟文章字里行间跳荡的诗意和透着的灵气,体会文章的表达效果。(2)体会作者展示后来居上、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勃发向上的追求与热情。(3)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难点】体味、感悟作者在文章中揭示的北大的精神实质。课时安排2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音乐、诗歌朗诵):露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白生又自灭袁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

3、少有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晨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一个美丽的露珠,一首清新的小诗,一段青春的旋律,同学们,你可知道它出自哪位大诗人之手呢?她,不是大诗人,她是一个13岁的女孩,她叫田晓菲。导语二:同学们,十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志当存高远”,只要去努力,我相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实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迸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她在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她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第一本

4、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了“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十三岁时,她在天津十三中读初中时,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考取了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也就是她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导语三: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学生交流)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

5、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1、学生默读全文(1)圈点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者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2)边读边勾画能表现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3)思考: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涌动在心中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2、检查词语积累情况呜咽安恬 涉足凝重 尘缘古朴  沉淀絮语 犀利 撷取  徜徉 惆怅  穹隆  白驹过隙 似曾相识 茫然若失 通幽曲径 绅士风度迷离际遇3、分组研讨,归纳文章的情感脉络(1)从你勾画的重点语句来看,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哪些思想感情?(2)从文章的题目来看,其中“际遇”一词,你是怎样理解的?它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因素?(3)你能

6、用恰当而简练的词语来概括全文的感情线索吗?[提示](1)7岁时,“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从自己那充满渴望的内心悄悄升起。10岁时,“我”“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固执地扭过头去一,一我从未怀疑过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似乎预示了一段奇妙的尘缘”,这些语句,都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无限向往之情;“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纯洁的真理之光一。“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这里,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无限赞美与感激之情。最后几段表

7、达的是作者对北大的报答与依恋之情。(2)文章题目中的“际遇”两字,也包含了作者自豪、感激等感情因素。(3)可以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全文的感情线索:向往——赞美(热爱)——感激(感谢)——依恋。4、分组研讨,归纳文章的结构特点(1)文章已用空行表示分别独立的三个部分,你能用准确的语言概括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吗?(2)你觉得这样三个部分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提示)(1)第一部分:交代写作本文的缘起。第二部分:写北大为每个学子展示了动人的新世界。第三部分,写“我”是不系之舟。(2)写作顺序是: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