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doc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doc

ID:36944761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30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2.积累词语,学习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重难点】1.体味文章中精彩的语句语段,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2.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理、意、味。【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学生回答)13岁的田晓菲已经是北大的学生了。她是个早慧型的人才,4岁就大量接触文学作品,初一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后来相继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纪念北大90周年校庆

2、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16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二、整体把握课文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读下来,再放声朗读。要求学生将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画出来,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2.读完第一部分,大致理解一下这一部分表达了什么内容。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讨论: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7岁时的10岁时的13岁时的16岁时的2

3、.学生自由朗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生活两年产生了哪些感受?3.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去写北大的?北大的图书馆。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4.朗读第8、9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5.朗读10、11段。(1)第10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作者又从北大的人的身上读出了什么?(2)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

4、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6.朗读最后一个部分。(1)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明确:赞颂北大、抒发深情,表达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心愿。(2)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小结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7岁起便结识便热爱

5、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13岁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五、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摘录文中精彩语句,说说妙在何处?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精彩语句,联想造句。)一、学生交流,合作归纳1.排比句(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2.比喻句(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3.拟人句(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二、联想造句1.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

6、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自从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2.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我渴望,渴望,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学习写作技巧1.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说说。明确: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为了抒发对北大

7、的感情。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章。四、真情告白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肯定很羡慕这位少年大学生,但除了羡慕,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想到点什么?请以《田阿姨,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想。【资料宝藏】1.田晓菲简介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1971年生人。5岁习古诗,少年时期,古今中外,阅读颇丰。1985年,田晓菲曾以与天俱来的才情与聪慧,经过北京大学英语系、心理学系、中文系面试,特招进入北大英语系。而当时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