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兰》教学设计 (2)

《访兰》教学设计 (2)

ID:36161447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访兰》教学设计 (2)_第1页
《访兰》教学设计 (2)_第2页
《访兰》教学设计 (2)_第3页
《访兰》教学设计 (2)_第4页
《访兰》教学设计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访兰》教学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自学本课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

2、章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1、出示兰花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幽静韵高,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3、生交流搜集到的写兰的诗句。如:兰花(明·薛网)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4、揭题。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

3、花。(板书课题:访兰)5、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教师作补充)(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美丽的图片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了期待,随后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诗句进行展示,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二、初读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扫清字词障碍。2、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读书及预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4、默读课文,要求:理清条理。提示: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设计意图: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

4、之以渔。此环节,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三、探究质疑1、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2、学生交流。问题预设:(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段落,主要问题展开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自读与交流中,把握重点、加深理解,为后面的研读文本做好铺垫。)四、快乐温故1、抄写生字词。2、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家长听,并请家长提提意见。(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及时的复习不

5、仅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新知,还可以在复习中有新的收获。)第二课时一、设疑激趣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亲种植的兰花很美,家兰虽然很美丽,可是作者为何还是更钟情于野兰呢?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文中,到文中去找寻答案吧。(设计意图: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让学生对阅读充满了期待,激起了探究的欲望。)二、整体感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认真读课文,看“我”随父亲去山中访兰,我们交谈些什么?找出有关的语句。(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体现语文教学中由整体到部分的教学原则。

6、)三、品读课文1、同桌合作读,看从“我”和父亲的对话中,读懂了什么?2、小组讨论后交流。3、问题预设问题一: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野兰:清妙、清爽,“兰草是空谷的幽物……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家兰:叶更嫩、花更繁更大,美,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重点研读句子:(出示)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1、指导学生读出源自自然的美。2、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

7、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1、野兰的不俗还表现在哪里?(不为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2、相对而言,我们可以推测作者认为家兰的俗是什么?(为别人的欣赏而生长,丢失了自己的本色,丧失了自我。)问题二:“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从兰的香味和品格引导)问题三:“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作者要挖到不敢挖,可以看“我”由对兰赏玩的初衷发展到了敬仰的情感。)问题四: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和父亲去深山访兰,然后就野生的兰草与家养的兰草的区别发生对话,自然引出父亲希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