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

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

ID:36306474

大小:1.07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9

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_第1页
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_第2页
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_第3页
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_第4页
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2.了解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写法。(重点)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难点)情境导入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欣赏民歌。讲授新课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讲授新课字词积累譬喻()迤西()熹微()蹲踞()龙吟凤哕()即物起兴()pìyǐxījùhuìxìng讲授新课词语解释蹲踞:蹲或坐。酬和:用诗词(歌曲)应答。

2、譬喻:比喻。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即物起兴:借助眼前的事物引起所要抒发的情感或吟诵的事物。讲授新课词语解释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表示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龙吟凤哕:龙叫凤鸣的声音。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新的形式。讲授新课初步思考本文主要描绘了哪三个歌唱场面?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讲授新课对比研讨本文主要描绘的三个歌唱场面在内容侧重和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意表述。歌会形式歌会特点表现手法.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才智大比拼即兴自由歌唱民歌传承

3、点面结合(场面)工笔描绘(写人)以景衬人(环境)讲授新课内容概括1.“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互嘲互赞”等。讲授新课2.为什么要召开“金满斗会”?“金满斗会”为什么是“最热闹的”?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因为它参加的人员很多,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唱歌的时间长,一连三天才散场。讲授新课3.参加“金满斗会”的都是些

4、什么样的人?体现了“金满斗会”的什么特点?参加“金满斗会”都是村子里的小商贩或普通的村民。体现了“金满斗会”的大众化、普遍性的特点。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以“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这里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洋溢着(流露出)作者________的感情”的句式表述你的阅读感受。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示例:我最喜欢“山野对歌”的场面,这里的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人物活泼欢快,又朴素动人。字里行间洋溢着(流露出)作者对民歌艺术、对演唱者的无比赞美的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