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

ID:36547130

大小:1.0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_第1页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_第2页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_第3页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_第4页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以宝堰镇为例的教学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朱丽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81—83页内容教材简介:本节内容为聚落与环境。在聚落与环境中首先讲述了乡村与城市的概念,介绍了乡村和城市在生产方式上的区别,并通过两幅图展示了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别。其次,重点讲述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教材叙述式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的。第一方面讲述了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第二方面从聚落的分布讲述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

2、三方面从聚落的形态讲述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聚落的分类和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其中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从当地的宝堰镇入手,加入乡土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来了解聚落知识。设计思路:1、以宝堰镇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以培养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为核心,塑造终身学习的价值观。2、尊重主体,转变方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获取知识。3、在课堂上坚持少讲原则,以学生活

3、动为主,教师为辅,教师是引导者,不是操作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生活经历,知道聚落的定义及分类。2、通过观察对比图片,认识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3、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自己的家乡规划。5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培养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会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体验地理课堂带来的乐趣。培养互帮互助、团队协作的良好品质。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1、知道乡村

4、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聚居地——聚落的主要形态。2、认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课堂助学】1、教师活动:播放镇江宣传片,展示宝堰图片,引导学生认知:聚落是指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2、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81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l_______和_______是人类社会两种最基本的聚落形态。l相比而言,规模较小的是_______聚落,规模较大的是_________聚落。l乡村聚落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l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乡村

5、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l认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别比较项目城市农村(乡村)房屋的密集度房屋高度道路修筑情况商店的多少学校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鱼塘  5人口多少  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  1、师生活动:教师做小调查,学生父母、祖父母的工作场所?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劳动方式差异。2)我们居住的宝堰是属于哪一种聚落呢。教师小结:聚落的发展过程:乡村——集镇——城市承转: 宝堰古镇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宝堰商贸进入鼎盛时期,沿着通济河和老街开设了数百家酒店、饭店、茶馆、酱园、粮行、木行、商店

6、、客栈等等,十多座祠堂、庙宇、酒楼、私塾、学校交错于集镇之间。目前宝堰镇的总面积达40.19平方公里,总户数9613户,人口2.6万人,其中集镇居民人口1万人,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教师展示宝堰镇的图片)4、教师提问:你们的祖辈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定居呢?教师提出问题:A、B、C三地哪一个最容易形成聚落,为什么?5、小组探究:小组成员讨论探究,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教师播放视频,直观感受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6、学生活动:请大家说说宝堰镇的自然环境优势。l地形平坦——平

7、原为主。l气候适宜——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适宜人类居住。l土壤肥沃——结合生活体会,得出该地土壤优势。l交通便利——镇荣公路、通济河水运等交通运输便利。5l水源充足——当地房屋沿通济河分布。承转:教师提出:一些特殊民居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带领同学们周游世界,领略地球上其他不同的聚落类型。7、教师展示当地宝堰老街图片:认识当地房屋屋顶斜度大是有利于多雨季节的雨水排泄。并提供世界气候分布图及几个特殊民居图片及分布地区,请小组合作探究对应的民居及原因。

8、8、自然环境不仅会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态。教师介绍团状聚落和条带状聚落的区别,并展示宝堰地区的卫星地区,学生判断其属于哪种聚落形态。9、出谋划策:欣赏纽约、巴黎、上海等大都市的图片,尤其是深圳,展示30年前和如今的差距,从小渔村到大都市,激发学生发展家乡的斗志,集思广益,大力发展宝堰。并且了解聚落的发展除受自然环境影响以外,还有政治、宗教等等人文因素。10、我收获•我的家乡宝堰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_____。她介于_____聚落和_____聚落的过渡居民点。我们的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