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ID:38594285

大小:1.3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6-1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1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2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3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4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单元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单元预习前两目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习目标: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知道西汉教育制度初步建立的概况。一、从“无为”到“有为”指导语阅读p8导入框,结合第一课所学有关知识,思考:从春秋到汉代,儒学的发展经历了怎样历程?春秋:战国:秦朝:孔子创立成为蔚然大宗受到沉重打击汉代董仲舒,成为正统一、提出背景:二、提出内容:三、提出后的实践:四、结果: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无为”到“有为”董仲舒“罢黜百家,

2、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无为而治”(1)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3)政策:(4)影响:积极:消极:社会潜伏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与民休息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指导语:汉初“无为而治”的原因?理论来源?政策?效果?(2)理论来源:道家指导语“有为”的原因有哪些?一、从“无为”到“有为”(3)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以巩

3、固统治(目的)(1)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可能性)(2)社会潜伏危机: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必要性)原因1、董仲舒生平(前179---前104年)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晚年著《春秋繁露》创制新儒学体系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2、思想来源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柔和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新儒学)3、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指导语阅读教材第二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思考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目的?2

4、、怎样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内容目的①②③④3、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1)新儒学的内容和目的“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了加强君权“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为了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实行仁政,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特点: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③神学倾向评价宣扬国家的统一应该肯定,具有文化专制的色彩,不可取宣扬唯心主义,具有神秘色彩,对制约皇权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有封建糟粕的东西,不可取,但也有些是中华

5、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弘扬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稳定统治秩序是积极可取的3、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2)新儒学的评价①“春秋大一统”:宣扬国家的统一应该肯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有文化专制的色彩,不可取②“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宣扬唯心主义,具有神秘色彩,对制约皇权起到一定的作用③“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具有封建糟粕的东西,不可取,但也有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弘扬④实行仁政,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稳定统

6、治秩序,是积极可取的复习提问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目的、特点、评价?春秋战国:秦朝:西汉:1、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秦朝和西汉时期有何不同遭遇?三、儒学成为正统“百家争鸣”,不受统治者重视焚书坑儒,受到沉重打击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导致这些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一种思想能否得到重用看它是否适应时代的需要指导语根据第二目的最后一段和第三目思考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原因汉武帝尊儒的影响是什么三、儒学成为正统1、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根本原因)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

7、思想的原因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上:(2)政治上:(3)教育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拨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1、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原因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上:(2)政治上:(3)教育上: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五经博士”。教育开始为儒家垄断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任官。太学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地方教育系统: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

8、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汉代教育的发展状况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汉武帝尊儒的影响(结果):思考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