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命题与证明(1).

14.2命题与证明(1).

ID:39105795

大小:10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4

14.2命题与证明(1)._第1页
14.2命题与证明(1)._第2页
14.2命题与证明(1)._第3页
14.2命题与证明(1)._第4页
14.2命题与证明(1)._第5页
资源描述:

《14.2命题与证明(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BCDEF12在△ABC中:(1)若BD=CD,则▁▁是△ABC的中线;(2)若BE⊥AC,垂足为E,则▁▁是△ABC的高;(3)若∠1=∠2,则CF是△ABC的▁▁。复习14.2命题与证明(1)(1)如果∠1和∠2是同位角,那么∠1=∠2.(2)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3)1+2>5.(4)如果∠α和∠β是对顶角,那么∠α=∠β。(5)画直线AB。(6)你今天心情好不好?有些语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情况正确与否的判断,如(1)(2)(3)(4);有的则没有对事件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如(5)(6)。像(1)(2)(3)(4)这样,可以判断它是真(正确)、假(

2、错误)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判断下列语句或式子是不是命题:(1)以点O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画弧。(2)如果a<b,那么-a>-b。(3)我很笨吗?(4)9-6(5)若a²>b²,则a>b。不是命题是命题不是命题不是命题是命题一个命题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正确的命题,我们称之为真命题,如(2),错误的命题我们称之为假命题,如(5)。观察命题“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这个命题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命题都由条件(或题设)和结论(或题断)两个部分组成。上面的命题,条件是“∠1和∠2是对顶角”,结论是“∠1=∠2”。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

3、”的形式,有时为了叙述简便,也可以省略关联词“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题的一般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者说成“若p,则q”。其中,p是这个命题的条件,q是这个命题的结论。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与结论:(1)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A=∠B,那么∠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解(1)条件是“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结论是“两条直线平行”。(2)条件是“∠A=∠B”,结论是“∠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如果命题“如果p,那么q”中的条件p和结论q互换,就得到一个新命题“如果q,那么p”,我们把这样的两个

4、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的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例如命题“如果∠α和∠β是对顶角,那么∠α=∠β”,它的逆命题就是“如果∠α=∠β,那么∠α和∠β是对顶角”。再例如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它的逆命题就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见,原命题为真时,它的逆命题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课本77页练习第三题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如果a²=b²,则a=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1)原命题的逆命题为“如果a=b,则a²=b²”,是真命题。(2)原命题的逆命题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是真命题。可见,原命题是假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也可能是真命题。总之,原命题的真假与逆命题的真假没有必然关系。在判断命题“如果a²=b²,则a=b”的真假时,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它是假命题:当a=1,b=-1时,a²=b²=1,但是a不等于b。像这种符合命题条件,,但是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我们称之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完成课本77页练习第2题课本第77页练习1,2,3.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