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PPT课件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

ID:39523206

大小:281.76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7-05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_第1页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_第2页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_第3页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_第4页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Review1.抗微生物药对细菌有哪些作用机理?2.病原体可通过哪些机理产生耐药性?3.使用化疗药物时应考虑哪些问题?4.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应用磺胺类药物尤需注意什么?6.呋喃唑酮、呋喃妥因的主要用途各是什么?1化疗2Chapter39-lactamantibiotics(-内酰胺类抗生素)Thedepartmentofpharmacology:辛志伟2化疗2ContentsforLearningSect.1概述Sect.2青霉素类Sect.3头孢菌素类Sect.4其它-内酰胺类

2、Sect.5-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3化疗2PurposeandRequirementMaster:conceptofantibiotics;effects,usageandadverseeffectsofpenicillinG.Befamiliarwith:thecommonnessof-lactamantibiotics;basicfeaturesofothepenicillinsandcephalosporins.Know:thefeatureofother-lactamantibiotic

3、s.Englishwords: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proteins,PBPs;-内酰胺酶-lactamase;青霉素GpenicillinG;阿莫西林amoxicillin;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4化疗2Sect.1Introduction一、抗生素的概念:(一)定义:抗生素是指由某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它病原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化学物质。包括天然品和半合成品。(二)分类:二、-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基本特性(一)结构与分类1.结构:均有-内

4、酰胺环,为其抗菌所必须,也是-内酰胺酶的作用靶点。Tab.Fig.5化疗22.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二)抗菌作用机制与PBPs结合→抑制转肽酶→抑制菌壁粘肽合成不同的-内酰胺类药物穿透不同细菌胞壁或外膜的能力不同;不同细菌胞膜上的PBPs数量、分子量、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不同,因而不同细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中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Fig.6化疗2特点:1.为繁殖期杀菌剂:繁殖期>静止期。2.对人、畜毒性低:无细胞壁。(三)耐药机理1.

5、产生-内酰胺酶:水解-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牵制机制”-内酰胺酶种类很多,不同的-内酰胺酶对不同的-内酰胺类抗生素破坏能力不同;不同的细菌可产生不同的-内酰胺酶。故不同细菌对不同-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2.改变PBPs结构:或增加合成量或合成新的PBPs3.降低菌膜的通透性:G-菌4.增强药物外排;5.减少自溶酶的产生Fig.7化疗2Sect.2drugsusedusually一、青霉素类(penicillins)结构与分类:基本结构:6-氨基青霉烷酸(6-APA)分类:天然品:苄青霉素耐

6、酸类耐酸耐酶类半合成品: 广谱类广谱、抗绿脓杆菌类主抗G-菌类8化疗2(一)天然品:苄青霉素 (青霉素G,penicillinG)理化性质为一种不稳定的有机酸,常用其钠盐或钾盐。其晶粉较稳定,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极不稳定,遇酸、碱、重金属、热、酶均易破坏,在室温下24小时,其活性大部分丧失。9化疗2体内过程吸收:口服无效(易破坏、吸收少);肌注吸收快而完全,Tmax0.5h。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46~58%,主要广泛分布于细胞外液(关节腔、浆膜腔、间质液等),房水、脑脊液含量低,但有炎症时可达有效浓度。消除:

7、主以原形经肾排泄(肾小球滤过10%,肾小管分泌90%),故尿中浓度高,t1/20.5~1.0h。丙磺舒可竞争抑制其排泄;为延长作用时间可使用长效制剂(普鲁卡因青霉素或苄星青霉素)。10化疗2作用、用途抗菌谱:1)大多数球菌(G+、G-);2)G+杆菌;3)少数G-杆菌(流感、百日咳)4)放线菌;5)螺旋体耐药性:除金葡菌、肺炎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易耐药外,一般不易耐药。应用:各种高敏菌引起的各种感染(一般首选)。注意:1)敏感金葡菌首选青霉素G;耐药金葡菌宜首选耐酶青霉素类。2)流脑时青霉素与磺胺嘧啶(

8、SD)均可作首选药。11化疗23)细菌性心内膜炎宜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4)G+杆菌感染宜用青霉素+相应抗毒素。5)作预防宜用长效制剂:普鲁卡因青霉素(40万~80万uqd.i.m.)或苄星青霉素(60万~120万u1~2次/月i.m.)。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最常见致敏原:青霉素或6-APA高分子聚合物、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蛋白)等。表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12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