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导论

中国哲学史导论

ID:40240357

大小:1.04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哲学史导论_第1页
中国哲学史导论_第2页
中国哲学史导论_第3页
中国哲学史导论_第4页
中国哲学史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科生课程《中国哲学史》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哲学教研室谭贵全导论一、哲学与中国哲学作为近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系统和学科门类的中国哲学(史)自北大于1914年设立中国哲学门,以及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出版而产生,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引进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诠释中国思想的结果,是以西方的名言范畴系统裁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资料的结果。因此,从那时起,就伴随着“哲学在中国”和“中国的哲学”的争论,“何谓哲学”、“中国有无哲学”的争论,“中国哲学”就存在所谓合法性危机。中国哲学史的合法性问题?导论一、哲学与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史?中国的

2、哲学史?导论二、中国哲学史的特点一般认为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对人的特别关注;道德哲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象征类比与整体化的思维方式等。导论二、中国哲学史的特点1.封建社会的哲学历史最长,内容特别丰富。2.宗教化的儒学占有极大优势,是中国哲学的主流。3.中国哲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色彩。4.中国古代哲学有光辉的唯物论无神论和辩证思维传统。导论三、中国哲学史的分期中国哲学史的七个阶段先秦诸子百家时期两汉经学时期魏晋南北朝玄学兴盛隋唐佛学时期宋、元、明理学时期清代考据学时期近现代文化反思、中西碰撞时期导论四、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中国哲

3、学史的意义1.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学习中国哲学史,有助于我们把握传统文化的特点,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导论四、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意义2.宗教化的儒学占有极大优势,是中国哲学的主流。3.中国哲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色彩。4.中国古代哲学有光辉的唯物论无神论和辩证思维传统。导论四、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意义1.封建社会的哲学历史最长,内容特别丰富。2.宗教化的儒学占有极大优势,是中国哲学的主流。3.中国哲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色彩。4.中国古

4、代哲学有光辉的唯物论无神论和辩证思维传统。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芽、兴起和奠定其基本格局的时期。中国哲学首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这主要是就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派学者而言。所谓“诸子”、“百家”,概举其成数,司马谈、刘歆、班固都对其有详细说明。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庄子道家,以墨子为代表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等。而在诸子百家兴起之前,中国哲学已走过了一个相当长的酝酿和萌芽时期。正是有这样一个深厚的思想渊源,先秦诸子才掀起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第一个高潮。诸子之学以秦王

5、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天下一统为标志而宣告终结。秦汉以后,儒、道两家成为中国哲学的两大主流和基本价值导向。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一、殷周时期的天命思想二、变易和合的思想(一)人们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中,逐步萌发了变易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周易》中(二)、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五行相互交杂以生成百物的以五行为本原的宇宙生成论(三)、伯阳父“天地之气,不失其序”的气化有序性的思想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1、《周易》介绍2、《易经》中的变易

6、思想《易经》基于对人事吉凶、祸福、悔吝、休咎的占问,直观地、不自觉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待矛盾现象。由于自然社会普遍存在着对待矛盾现象,从而促使事物的变化。《易经》对待事物相互转化的观念,来自人们在农业牧畜业生产劳动中对于“日月递照”、“暑往寒来”的观察,也是对殷周之际“人事代谢”,“殷亡周兴”的社会转化的理解。同时,人在认知自然社会过程中,也逐渐认识了人类自我。提出了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以及自身行为的道德原则。《易经》倡导待人处事应该恭敬。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二章儒家一、说儒(一)司马谈:“夫儒者以‘六艺’为法”(《论六家之要

7、指》)(二)班固《艺文志》关于“儒”之起源。“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三)章太炎《国故论衡》分儒为三(四)胡适:《说儒》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二章儒家二、孔子(一)生平和影响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年幼丧父。少好礼,有志于学。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第二章儒家孔子历史地位和影响:“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二千五百以上之积累,而孔子

8、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二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