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课详案精选

小学国学课详案精选

ID:41651472

大小:58.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9

小学国学课详案精选_第1页
小学国学课详案精选_第2页
小学国学课详案精选_第3页
小学国学课详案精选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国学课详案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崔兴君一、教学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二、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冋,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木意思。2.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3•感受屮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屮华文化的语言美。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2.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

2、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四、课时安排1课吋五、教学过程1.引领展示(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來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了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屮获得身心的全而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1

3、.答疑解惑(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齐读“谨而信”部分)(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睨,兼漱口,便溺冋,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木,引导学生互相解疑)[建议]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问题由学生屮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画面:生1:这一段的大部分意思我都懂,就是那个“晨必盥”的“盥”我不理解。师:你真是个善问的孩子,不过我要

4、纠正你一下,“盥”这个字的读音是(guan)。生1:噢,我知道了,谢谢老师。师:真有礼貌!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生1:带着大家齐读。生2:老师,“袜与履”屮“袜”是指袜子,“履”是什么意思呢?师:这个词平常我们做动词用,其实它的木义是名词。你看看袜了和什么呢?哪个同学可以做他的小老师?生3:我知道了!“履”的本义就是鞋子!师:真聪明!学贵有疑!但还要善读书。还有什么不懂的,再读读书!我们这本《弟子规》后述冇“经典解说”,请你试着向它求解!……(学生读书口学)在这个画面中,学生质疑提问,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质疑探新的精神。(3)这章所写的其实就

5、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说起來容易做起來难!但是这些细节往往影响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土安石大家了解吗?(交流土安石的成就)(4)我们手中的这木《弟了规》里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请同学们口己读一读。(默读故事)[建议]故事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和感染力,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在读故事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小节后配备土安石不讲卫生的小故事,和生硕的说教相比,这样浅显的小故事更易于让学生接受。3•链接“经典故事”《不讲卫生的王安石》(见《弟子规》笫51页)4.“经典拓展”(见《弟子规》第51页)(1)谁來谈谈自己的感受?(相机交流)(2)这

6、个故事后还有几个小问题,你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呢?(完成习题,交流)(3)如果我们能按这一章所说的去做,就能培养出良好的言行举止,将來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讣我们齐背这两句!5.自由创编(1)《弟了规》是清代的儿童蒙学教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是新时期的弟子,在理解这几句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改一改、编一编!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弟子规》。(配乐、独立创编)(2)编好了吗?在四人小组内好好交流交流,把你的大作读给伙伴们听,大家都要洗耳恭听!(四人小组交流)(3)你觉得谁创作得最好,推荐他代表你们小组展示给全班同学听。我们来评评看谁编得最好,谁是我们班的“大学士”

7、。(小组交流后推荐一名代表,全班展示)(4)还有许多同学也想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在你就可以去找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交流。(全班交流)[评析]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是诵读、理解,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联系个人经验,创编具有时代特点的《弟了规》,赋予经典以鲜活的生命,以真正继承中华经典中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6.总结延仲(1)到这里,这一章就全部读完了。你能完整地背一背吗?(口由背)(2)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分男女生比赛)[评析]这节课只是一个“驿站”或“加油站”o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受到熏陶,获得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