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201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定西市201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ID:42467894

大小:24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15

上传者:U-7604
定西市201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定西市201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定西市201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定西市201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4页
定西市201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西市2018中考模拟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关**关关**关**关*******fcr************关**********关****题号―-二三四五总分得分第三铺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试卷九年级语文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3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阅读,让我们触摸经典,对话智者。我们在书海屮遨游,(ling)听圣哲的教诲,体悟睿智的思(bian)。从今天起,让心灵在书(ji)中旅行,我们的校园就会书香(mi)漫,我们的生活就会诗意盎然。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八、面对气候变暧的事实,科学界未雨绸缪,采取了一些措施,积极应对。••••B、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C、《我是歌手》总决赛现场,面对孙楠的突然退场,主持人汪涵看风使舵,冷静救场,其沉着••••机智着实令人赞叹。D、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B、艺术家的表演太幽默了,大家都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C、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D、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皿会润泽起来。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着整个社会发展 史。八、①③⑤②④B、②①③⑤④C、③①⑤④②D、③①②④⑤5、名著阅读。((共5分,每空1分)(1)阅读下而的文字,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填空。(2分)经典不乏想彖。(人名)在《西游记》中,描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种种奇遇,展现了一个奇幻的神魔世界;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讲述了格列佛游历小人国、大人国、(地名)、慧驷国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个奇异的幻境。(2)阅读《简・爱》精彩片段节选后,填空。(3分)明媚的仲夏照耀着英格兰;天空如此明净,太阳如此灿烂,在我们这波涛围绕的地方,难得有一个这样的天气,现在却接连很多天都这样。……干草已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地一片青翠……树木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Z间满地阳光的明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这段景物描写渲染出的氛围,暗示了简・爱同罗切斯特的误会将,爱情将o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本报讯中国人百米跑进10秒大关!这不仅是中国人,也是黄种人第一次在10秒内跑完百米!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在美国尤金举行的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季军。苏炳添成为历史上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同时也打破了张培萌保持了两年的10秒的全国纪录。苏炳添是继“飞人”刘翔之后中国田径史上的又一面新旗帜。7、默写(共6分,每空1分)(1)举杯邀明月,o(李白《月下独酌》)(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o(《我爱这土地》)(3)寡助Z至,;多助Z至,天下顺Z。(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溯回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o(《诗经•秦风•兼葭》)(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屮孟子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肖复兴《消失的年声》,完成8-12题。(13分)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tl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F1“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 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耍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①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m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己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②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③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咅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④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⑤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咅,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止的含义。不是吗?8、文章从放鞭炮的声音写起,有何作用?(2分)9、文章叙述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何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3分)10、第6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1、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分) 12、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3分) (二)阅读周国平《成为你白己》,完成13-16题。(10分)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吋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冋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吋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④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己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屮,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來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Z物,人人都可求而得Z,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⑥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Z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14、第3自然段中“由此可见”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插。(2分) **15、作者论述的“你自己”具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4分)****:16、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问答句式进行说理,有何作用?(3分)■7%鋭**:三古诗文阅读(16分)■7%*(一)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7-21题。(11分)*【甲】曹刿论战■7%*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F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Z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Z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乙】曹玮用兵7v*曹玮知镇戎军tl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FI:“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黛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來,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51)::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17、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邙艮加两处)。(2分) 沃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Z。*关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将鼓之■B.可以一战■C.乃入见■D.战于长勺■不若弃之■故为贪利以诱乙乃止以待之■言于玮曰■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⑴小惠未徧⑵玮侦虏兵去已远••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1、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屮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3分)(二)阅读权徳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完成22-23题。(5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22、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2分)23、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3分)四综合性学习(8分)24、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4分)25、你将主持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准备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于是,你这样说: 五写作(5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以“留在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jibe.早。作家冯骥才在《日历》中写到:“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要求:①补充完整题日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屮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屮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300360500600 第三铺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试卷答案九年级语文1、聆辨籍弥(4分)2、B【解析】A项中“未雨绸缪”是指事情没有发生前就应该做准备,而“全球变暖”已经是事实了,所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句中的“峰回路转”,指山峰迂回,路途曲折;形容道路曲折。C、“看风使舵”是贬义词,用在沉着、机智、灵活的汪涵身上不合适。D、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褒义。褒贬不当。(2分)3、D【解析】A、项有歧义,属表意不明。此句有两种解释:①老张做衣服的手艺比老李好;②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好。B、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大笑起來”语义重复,可将“的大笑起来”删除。C、句中“歌声”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2分)4、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通读题目给出的五个句子,明确语段围绕“孝”这一话题展开议论。③句引用孔子的名言引出“孝”的话题,固应排在首句,排除A、B两项。紧接看分析②④⑤的顺序,⑤句为概括性的语句,说明我们国家在各个阶段都推崇“孝行”,④②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对其进行验证,故②④⑤三句的先后顺序应为⑤④②,因此答案为C项。(2分)5、(1)吴承恩;飞岛国(每空1分,共2分)(2)明快愉悦或生机勃勃;误会消除(解决、冰释);确立(持续、发展)(3分,每空1分)(共5分)6、中国“新飞人”苏炳添创造黄种人百米历史(2分)7、(1)对影成三人(2)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3)亲戚畔之(4)宛在水中址(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共6分,每空1分)8、具体点出题目中“年声”二字;鞭炮声为人们所熟知,贴近生活,亲切自然;由眼前的年声,引出下文由此消失的年声;从叙述入手,为下文抒发感受、发表议论做铺垫。(一点1分,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9、大年夜燃烧鞭炮前的“踩岁”声,大年初一卖金鱼的吆喝声。(2分)因为这两种声音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寄托着人们图吉利等精神方面的向往(或美好愿望),寓意丰富。(1分)(共3分)10、声音清冽清爽,音律优美动人。(1分)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过年习俗的地方特色;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2分)(共3分)11、过年,既要有年味,又要有年声;不仅要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做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2分)12、借“消失的年声”,表达出作者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对消失的传统习俗的遗憾和惋惜;对民族文化当前处境的担忧,对人们能拥有新的过年文化的期盼。(共3分)13、成为你自己。(1分)14、“此”指代的内容是人们不愿意从身体到灵魂都是拿破仑。(答到大意即可)(2分) 15、“你自己”具有的特点:①有自己的独立思考;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2分)怎样成为“你自己”:①意识到“自我”的宝贵;②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2分)16、显得亲切自然,使读者易于接受;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使说理层层递进,条理清晰。(答到其中两点即给满分)(3分)17、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每个标点符号1分,共2分。)18、C(2分)19、(1)通“遍”,遍及,普遍(2)离开(每个词1分,共2分。)20、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共2分,每错译一个词扣1分,扣完为止。)21、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避敌锐气。(每点1分,符合文意即可,共3分。)《曹玮用兵》译文: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开儿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Z利可是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屮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奔波,疲劳极了,听了这话都很高兴,军队严整的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來了,士气也残尽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22、(久别重逢的)惊喜(2分)(仅答“久别重逢”之类不得分;答“高兴”“喜悦”之类,得1分。)23、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3分)(适当扩展情景,1分;两层情感,各1分。)24、①、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②、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③、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④、父母下班回家后给父母按按摩,帮他们消除疲劳。⑤、记住父母的生日,送上祝福。(一点1分,三点可得4分)25、各位同学:大家好!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曾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用。时至今日,我们提倡孝道仍不过时,孝道对于我们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是非感,促进家庭幸福,完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有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重视。(4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作文以36分为基础分给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