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ID:42505805

大小:627.51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9-16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单元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XX-江西高安中学高二检测)《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解析:选A。先秦时期,士阶层崛起,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命题与“突出人的地位”“强调民的作用”相符合,而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故A项正确;B项是在汉式

2、帝时期,当时董仲舒的学说并未“强调民的作用”,B项错误;C项出现于两宋时期,当时出现了程朱理学,而程朱理学侧重于对人性的思考,明显与“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不符,C项错误;D项出现于明清时期,强调限制君权,具有启蒙性质,D项错误。2.(XXXX-福建四地六校高二联考)下血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吋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解析:选A。本题中关

3、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评价,材料都是从儒家“礼”的思想标准出发的,它的主旨是维护等级制度和区分君臣尊卑,法家、道家、墨家的思想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因此选A。3.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他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的是()A.“奖励耕战”B.“崇尚自然”C.“民贵君轻”D.“无为而治”解析:选C。“民贵君轻”思想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人民放在君主之上,显然是重视民生,因而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4.(XXXX-湖南株洲二中髙二月考)小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

4、刑,则民亲法”,“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解析:选D。由“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可以看出主张严刑峻法,“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可以判断出以法治国,结合所学可判断这位思想家是法家代表人物,故选D项。5.“说一说来道一道,成由勤俭败由奢,紧紧手年年有,一粥一饭精细算,旧物易主贵如宝,不摆谱来不比阔,勤俭兴家福绵长。”这是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宣传词。下列哪一位先贤的主张与之吻合()A.老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解析:选D。整个的宣传主题是“勤俭节约”,这与墨子“提倡

5、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的主张最为吻合,故选择D项。6.(XXXX-湖北荆门高二检测)2014年8月,南京大学副教授黄诚在《寻找治国之道——从黄老思想的兴盛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的讲座中指出:“董仲舒的儒家很杂,包括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先秦各家思想、巫盅方术,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据此,黄诚强调()A.董仲舒儒学思想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B.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汉武帝统治吋期的儒学处于独尊地位D.“天人感应”学说杂糅了多种学派理论解析:选B。材料中在强调董仲舒的“新儒学”是由多种思想糅合而成,并不侧重于宣扬君权神授

6、,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因此提出'天人合一',更多充满了神性的意识,与先秦儒学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结合所学,汉代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B项正确;儒学并不仅仅是汉武帝统治时期处于独尊地位,且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新儒学杂糅了多种学派理论,不是“天人感应”学说杂糅多种学派理论,故D项错误。1.(XXXX-湖北荆门高二检测)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A.以哲学探究为己

7、任B.以伦理道徳为核心C.贯穿唯物、唯心之争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解析:选B。材料中强调的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宋明理学将儒学思辨化,但不是以哲学探究为己任,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的“论”即“理”,其核心是儒家的道徳伦理,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都是唯心的,不存在唯物和唯心之争,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中穷理是为了把握其中的“理”以便更好的认识世界,不是在于至极,故D项错误。2.屮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A.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B.都要求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