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

ID:42577857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8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1页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2页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3页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本课诗歌内容,识记字词的音形义,熟读诗歌。二、预习内容: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廖廓(liáo kuò)百舸(ké)碧(bì)透橘(jú)子洲B.苍茫(cāng máng)沉浮(fú)携(xié)带竟(jìng)自由C.峥嵘(zhēngróng)遒(qiú)劲挥斥(chì)岁月稠(chóu)D.惆怅(chóuchàng)遏(è)阻激(jī)扬万户侯(hóu)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

3、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始于唐,盛于宋。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6.词的下阕写同学少年,表现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活动志趣的句子分别是:精神面貌:活动志趣: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

4、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感受并理解诗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2、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3、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4、背诵这首词。5、教学重、难点:理清诗歌思路,感受诗歌意境,领会诗人情感。二、学习过程1、朗读: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2、赏析上阕,思考下列问题。(1)、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请调整语序,并顺畅地说出大意来。(2)、“独立”能否改为“

5、站立”、“直立”等词,为什么?(3)、请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4)、诗人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找到关键词,并谈谈好在哪里。(5)、整个秋景图是由哪个字引起的?(6)、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哪一句诗句来概括画面的特点?(7)、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将秋写得萧杀苍凉、清冷惨淡。“自古逢秋悲寂寥”“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而诗人笔下的秋又为何与众不同呢?(8)由此“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对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既然万物争自由生活,在斗争中获得自由,那

6、么作为人类又应该怎么办呢?所以,在上阕的最后,诗人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巨大而严肃的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试分析本词上片升华而出的主要的思想感情。3、赏析下阕,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上阕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2)、请说明: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与诗人眼中的景物有什么相似之处?(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作业布置1、练习背诵2、完成本课学案的课后作业部分。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百舸(ɡě)橘(jú)子洲遒劲(

7、qiú)B.峥嵘(zhēnɡ)携(xié)遏(è)制C.漫江(màn)寥(liào)廊挥斥(chì)D.惆怅(chànɡ)稠(chóu)密辟谣(pì)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令、地点

8、、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