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

ID:4289483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上传者:asd881529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_第1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_第2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高翔高热惊厥是小儿极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多见于婴幼儿。一般认为小儿高热惊厥与感染、高热、遗传等因素具有关联性。小儿年龄因素为特有条件,感染及高热为惊厥发生条件。因为小儿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调节功能还较弱,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谓小儿高热惊厥指的是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原因所导致的,在38℃以上发热症状时所出现的惊厥现象。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将可能造成窒息、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使脑细胞损坏,严重者则易引起癫痫及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给患儿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及时有效地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症状,还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儿生命。现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5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 2012 年 2 月至 2012 年 12 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75例,其中男36 例,女39 例;年龄6 个月~7 岁;年龄6 个月 ~3 岁52 例,4 ~7 岁 23例,体温38. 5℃ ~ 41. 2℃。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4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4 例,急性支气管炎6例,急性肠炎5 例。所有患儿均为先发热,体温达到38.5℃以上,发生惊厥时头部后仰、牙关紧闭,两眼发直,四肢肌肉痉挛或出现强制性抽搐,患者意识丧失,病情严重者面色发紫,惊厥时间最短数秒,长者可达10 min甚至更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所有患者以往体格检查和智力发育正常。   2观察护理  2.1急救护理  ①首先应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立即对患儿口腔内分泌物进行及时清除,避免出现分泌物堵塞呼吸道现象,维持患儿充分通气,避免出现低氧及高碳酸血症。②对患儿给予氧气吸入,改善患儿组织缺氧情况。可采取鼻导管吸氧及面罩吸氧。一旦患儿出现窒息情况,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解决患儿组织缺氧问题。③采用必要的止痉措施。患儿出现长时间惊厥,可能引发缺氧性脑病,应尽快控制病情发作。可采用针刺止痉和药物止痉两种方法。首选安定类药物,安全、快速,5min内生效,剂量每次0.3~0.5mg/kg最大剂量10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mg/min),必要时重复注射1次,间隔15~30min。也可选用苯巴比妥钠5~10mg/kg深部肌肉注射。也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0ml保留灌肠。确保在最短时间实现减轻或停止惊厥。④尽快降低患儿体温,高热是造成痉挛加重的重要因素,并可导致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为此需要立即对患儿进行退热降温。患儿头部应以物理降温为主,提高患儿缺氧的耐受性,对于患儿的体温控制应在38%以下,如果物理降温无效,则应立即进行药物降温,同时要随时对患儿体温变化进行观察,预防患儿出现虚脱情况。 2.2发热护理高热是引发惊厥的重要前提。采取有效地降温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惊厥的发生。高热的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内安静、通风,室温以20~23℃为宜,首选物理降温,常用方法有:头部置冰枕,打开包被,冷水毛巾湿敷前额,温水擦浴患儿颈部、腋窝、大腿根部。发疹性疾病不宜用酒精擦浴,对皮肤刺激。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2.3一般护理  ①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每小时都应对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并认真做好记录。一旦发现患儿体温出现异常要立即向医生进行报告,并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医治。  ②确保患儿的营养补充。在惊厥发作时,不能进食。高热对患儿的能量消耗很大,患儿清醒后应给予及时的营养补充。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更充分补水分,防止由于快速降温以及过多的出汗导致患儿出现虚脱症状。惊厥发作时忌给患儿灌药,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危险。,  2.4健康教育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一般预后良好,但也存在少量的发展为癫痫的情况。其发生率和小儿时期高热惊厥复发次数具有一定关联。复发次数越多会导致癫痫的发生率升高。进一步增强健康教育,全面普及有关小儿高热惊厥知识,并合理的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品能够有效减少复发。因为小儿高热惊厥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较短,患儿家长又普遍对该疾病的知识缺乏了解,如果健康教育落实不好,将无法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所以对患儿家属进行认真宣教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指导患儿家长在家中备好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和物品,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发热情况,要马上进行体温测量,如果患儿体温在超过38.5℃应适当给予退热药品,如果患儿出现抽搐情况,首先要避免不必要的慌张,马上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和“合谷”穴,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预防出现反流误吸情况;同时要用指头将纱布或者手帕将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患儿咬伤舌部。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患儿体质锻炼,增强体质,并根据季节变化情况,随时增减衣服,预防出现感冒。  3讨论   毋庸置疑,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热作为人体一种防御保护性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避免机体进一步遭受疾病侵袭,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如果在幼儿时期出现较长时间的发热状态,对于患儿的健康必然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在临床上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高热情况进行预防,针对发热原因进行对症治疗。首选进行物理降温,避免盲目用药。在患儿未进行确诊之前,如果简单采取药物治疗可能造成误诊,并会对药效判断产生影响。如果患儿出现反复发热情况,应在加强物理治疗的基础上,适当采用药物辅助降温。临床上,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小儿高热惊厥的严重性,及时采取必要的因对措施,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再次发生。在治疗和护理中,应取得家长的支持、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高热惊厥严重性的认识程度。指导家长积极正确的进行防范,时刻观察患儿体温升降阶段的种种表现。对呼吸道疾病基本防治知识开展宣传和教育,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措施,预防高热惊厥的再发生,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能有效降低高热惊厥的再发生率,起到共同防范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