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赵春红)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赵春红)

ID:42900797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赵春红)_第1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赵春红)_第2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赵春红)_第3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赵春红)_第4页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赵春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祁阳县龙山完小:赵春红【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欣赏文句的语言美。2、通过朗读、理解、品味文中的精美佳句,想象文句创设的情景美,并运用观景移情法领略大自然的美景。3、通过看图、学文,体会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景。2、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朗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

2、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3、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二、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欣赏全文。1、看画面,自由朗读,边读边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弄懂生字、词语的

3、读音、意思,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2、听示范读。3、看图学文,理解第一段。默读,思考:“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三、巧设情境,激发情感,感受漓江水的美,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41、利用课件展示桂林山水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美在哪儿?它有什么

4、特点?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板书:静、清、绿)3、指导朗读。(1)小组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2)教师引读句子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师:漓江的水真清啊──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师:漓江的水真绿啊──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3)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沙石;“绿”这句读

5、出赞叹之情。)(4)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评价激励:概括得真好,我们读文章的时候要把长句读成短句。)4、了解文章特点,学习写法。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2)音乐伴奏,学生试背。6、总结第二段学法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

6、的内容。自由读上节课的内容,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二、学法迁移,品尝感悟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望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用学习漓江水的方法: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练一练,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桂林山的特点。42、小组交流:通过读悟,结合图片,学习桂林山的特点。3、交流汇报,重点指导学习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 (板书:奇、秀、险)自读课文,归纳桂林山的特点,找出并理解描写桂林山特点的词语,

7、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

8、,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