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答题集锦

《鱼我所欲也》答题集锦

ID:43348387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30

《鱼我所欲也》答题集锦_第1页
《鱼我所欲也》答题集锦_第2页
《鱼我所欲也》答题集锦_第3页
《鱼我所欲也》答题集锦_第4页
《鱼我所欲也》答题集锦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答题集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阅读第一段,探究下列问题。(1)这段文字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的作用是: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2)文中把生与义和死与不义进行对比,指出:人世间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就是不义。(3)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4)我“不为苟得”和“患有所不避”的原因分别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文中的“是心”指:舍生取义。(6)、第1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所

2、欲有甚于生者,所愿有甚于死者。(用原文回答)(7)分析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鱼"喻“生”,用“熊掌”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8)、孟子是怎样提出和政论他的主张的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9)、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二、阅读第二段,探究下列问题。(1)这段列举行人不吃“呼尔”之食,乞人不吃“蹴尔”之食这一事例的用

3、意是: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心(本性)(2)“不辩礼义而受之”是一种什么行为?产生这一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其结果如何?答:见利忘义的行为。“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失其本心”(3)“此之谓失其本心”一句中的“此”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失其本心”的原因是“不辩礼义”而受“万钟”。(4)文中“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对比论证。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强调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论证了舍生

4、取义的观点。(5)、第2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义”比“生”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万钟则辨礼义而受之”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文章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舍生取义__;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三段中阐述的观点:_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三、综合内容理解:(1)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批评的是怎样的人?告诫人们什么?答:赞扬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精神永存),批评的是见利忘义的人(无生命价值)告诫人们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

5、取的。(2)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写法,请举例说明。如:鱼和熊掌对比;生等与死对比;向与今对比。(3)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答: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4)文章表现了孟子怎样的人生态度?答:“义”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5)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失其本心。(6)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是

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人(7)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或: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8)你认为怎样做才符合人的本性?答:不为物质所诱惑。坚持正义,将正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四、名句默写(1)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鱼我所

7、欲也》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的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句子是: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7)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

8、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舍生取义”这个问题。其原句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五、思维拓展(1)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答: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