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迎考策略

初三迎考策略

ID:43929427

大小:6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17

初三迎考策略_第1页
初三迎考策略_第2页
初三迎考策略_第3页
初三迎考策略_第4页
初三迎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迎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迎考策略浅谈一、基础知识与课内古诗文字词:重积累,默写过关,出题互考,纠错强化资料:《文科爱好者》古文:重积累,实词背诵注释,虚词(11个:之、其、以、而、与、于、焉、为、所、者、乃)记忆主要用法及例句,课内文重要语句翻译,直译,认识重要性,板书例句教给方法,“此何遽不为福乎?”“其言兹若人之倦乎?”牢固掌握増、册IJ、留、补、调、换六字翻译法。资料:《文科爱好者》口号及要求:字词选择题、课内古诗文不丢分!二、古诗鉴赏与课外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炼字”与意象、内容与情感、手法与作用课外文言文阅读:1.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做好课内文言的基

2、本积累: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界义、句式、词类活用、通假等。2.课外文言选文多以记叙性的文章(人物传记类、故事类)为主,因此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读懂文段并把握人物的品质或事件的意义。方法:用“记叙要素”提问阅读;用“为什么”提问把握人物的品质或事件的意义。3.实词意义、虚词用法试题:联系上下文,利用注释、题干和选项,调动知识积累储备。三、散文阅读现状: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经验:字好字多就能得分已成为历史,现在给分有据,扣分有理,每一分其实都是感悟、思考、分析的结果。阅读有法可依,有模可套,有分可抓,即阅读有方法,答题有模式,阅读分数可以掌

3、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构建现代文阅读的知识体系1、首先要熟悉相关术语,明确答题要点:线索:人、事物、景物、情感、时间、地点内容:写人记事、写景抒情、阐明哲理布局谋篇:主次、详略、铺垫、照应、起承转合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渲染、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抑扬、联想、想象、衬托、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寓情于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赏析术语: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幽默辛辣、清新绚丽、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蕃深亥g2•问“修辞律法”,要熟悉其常规作用:比喻一一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深奥为浅显易懂

4、,化平淡抽象为生动形象。拟人一一使无生命的事物生动活泼,增加语言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色彩。借代——突出事物的木质特征,使语言更生动,感情更鲜明。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突出事物特征或人物品格,鲜明地表现好恶、爱憎、褒贬等思想感情,增强语言表现力。引用——增加文采,丰富内涵;一以当十地证明观点,增强说服力。反复一一强调突出某种意思或情感。排比造成磅礴气势,使感情更充沛,更有感染力。对比——使两种事物各口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反问——使原来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而不容质疑,更具论辩色彩和感情色彩。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

5、手抚摸着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再让它做出“抚摸”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风温暖、轻柔、亲切的特点,表现了对春风的喜爱之情。3•问“句段的作用”,要熟悉各类句段的常规作用:文首开头:开篇点题,设置文眼,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奠主基调,交代起因。文中过渡: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制造波澜,起承转合;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文末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照应

6、前文,前后呼应;引人深思,言有尽rfn意无穷。段首段尾:总领本段,总结全段。4•问“表达技巧”,要熟悉其常规作用:如描写:类型: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角度:正面、侧面技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工笔描绘5•问“人称”,要熟悉不同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便丁•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第二人称:拟人化,呼告抒情,强烈感人,便于对话,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人称转换:从不同角度叙事抒情;产生特别的表达效果。(二)熟悉课标要求及考点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把握文意的基础

7、上概括全文主旨或部分段落的内容要点。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了解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在文章及或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作用。4.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倾向,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岀自己的体验并作岀自己的评价;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三)掌握答题方法和模式答题基本方法:一回归原文,二看上下句,三从结构内容考虑,四分条有序作答。各类题型及答题模式:1.概括类题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做这类题目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

8、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主要方法有: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人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