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分析

ID:44006775

大小:32.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7

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分析_第1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分析_第2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分析_第3页
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控制惊厥,观察组在用苯巴比妥的基础上给予地西泮。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12h、24h和48h的控制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嗜睡症状外,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及时有效的控制小儿惊厥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苯巴比妥联用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效果好丁单用苯巴比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720【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4-7484(2012)12-0309-02小儿高热惊厥(febt订convulsions,FC)是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C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1]。本病好发于6个月〜5岁的小儿,据统计,有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惊厥发作持续lOmin以上会造成大脑缺氧时间过长引起神经细胞损害,而持续30min以上则有半数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2],危害严重,因此其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镇静剂量的苯巴比妥主要抑制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镇静剂量的地西泮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脂溶性高

3、,可迅速进入脑组织。随后分布到脂肪组织,故与苯巴比妥相比作用快而短暂。本研究采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3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42例,均符合FC诊断标准[3]。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3.90.8岁;体温40°C5例。发病原因多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区别(P>0.05),具冇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即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唾液或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4、,负压吸引,压舌板裹纱布置于上下磨牙之间,保护舌头,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单纯应用苯巴比妥,剂量10〜15mg/kg,静脉滴注0.5-1.Oh后减少剂量,若效果不佳每30min重复使用;研究组在采用苯巴比妥的基础上,加用地西泮,剂量0.5mg/kg,静脉推注,最大剂量不超过4mg,若无效可重复使用。1.3统计学处理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惊厥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嗜睡,停药后消失。无其他严重并发症。3讨论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急症,任何颅外感染

5、所引起的突发高热,均可引起小儿惊厥的发作,因此,高热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惊厥原因[4]。本病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如脑炎、脑膜炎等,小儿发热后,神志不清或昏迷;另一种是上呼吸道感染时高热引起的小儿惊厥,由于小儿人脑皮层下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较高,而皮层的发育还不成熟,当遇到强烈的刺激如体温的骤然升高,神经中枢对皮层下神经不能有效的控制,造成神经细胞暂时性功能紊乱,发生惊厥[5]。高热惊厥可继发脑损伤而引起智力下降、学习和行为障碍等,这些并发症与患儿发病前的健康状态、发作类型、频率、持续时间及是否处理及时等

6、有密切的关系,在患儿惊厥发作时,脑细胞发生异常放电使脑的代谢率增高,葡萄糖摄取和血流耗氧量均有明显增高,为正常的2〜3倍,当惊厥持续和葡萄糖不足的情况下乳酸和二氧化碳的代谢失调,细胞和组织功能衰竭,产生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最后ATP依赖性钙泵衰竭造成神经元的坏死。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惊厥症状,对保护小儿健康冇重要的作用。木研究采用苯巴比妥联用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苯巴比妥是长效抗癫痫药,脂溶性低,半衰期长,起效较慢,静注15~20min开始起效,2〜3h后可稳定止惊。地西泮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脂溶性高,可迅速达到脑内峰

7、值,静脉注射10s即可抑制脑异常放电,1〜2h内止惊,可用于急症治疗,但其会很快重新分布到肌肉及脂肪组织而使脑内药物浓度下降,其作用仅能维持20~30mino本文作者通过研究比较发现苯巴比妥联用地西泮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控制率要明显好于单用苯巴比妥,因此,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王清江,郑之卿•临床小儿神经病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67.[1]王春玲,薛彩菊,李凤化.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6):85.[2]杨锡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