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乐在其中

6、乐在其中

ID:44247846

大小:19.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6、乐在其中_第1页
6、乐在其中_第2页
6、乐在其中_第3页
6、乐在其中_第4页
资源描述:

《6、乐在其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能够准确解释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小组内交流阅读感悟,理解“义”与“富贵”的关系,理解孔子“义利观”。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认识孔子的“富贵观”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学习内容】“义”与“富贵”的关系:第1,2,3,4则。【学习指导】走近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

2、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理想人格的核心——仁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

3、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经济思想——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

4、》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预习盘点】一、给下列加点字标注音。从吾所好()不处()也曲肱()而枕()之恶()乎成名颠沛()必于是二、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并标注加点字的意思,疏通句意。1.子曰:“富(

5、)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

6、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探究要点】三、请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的归类总结。1.文言词语:不处也君子去仁 人不厌其言以告者过也从吾所好2.词类活用: 富而可求也 饭疏食饮水乐然后笑不义而富且贵曲肱而枕之3.文言句式: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句式:标志: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句式:标志:以告者过也句式:标志:四、小组讨论。结合文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孔子“义利观”的理解。(1)孔子对富贵是完全拒绝的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并写在横线上。 (2)怎样取得富贵才是正确的?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并写在横线上。(3)只重义,不要利,可取吗?结

7、合知识链接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五、合作探究。1.在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结合课文选段与下列语段内容来理解,并把答案写在横线上。(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乐的是:2.请谈谈生活中了解到的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事例?3.不义之财真的不可取吗?能否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论证?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孔子“富贵观”在当今时代的意义。知识链接:1.子路受牛劝德孔子

8、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