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

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

ID:44988505

大小:16.6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6

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_第1页
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_第2页
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_第3页
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_第4页
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竞争意识解读诸葛亮《出师表》——  中华民族从不缺正能量,而诸葛亮及其《出师表》,是这些正能量华章中最辉煌的部分之一,每个时代都能从中获取有效能量。太平时代获取的是忠义诚信,抗敌时期获取的是奋发御侮,而在21世纪,我们要从这口能量大井里获取的是竞争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  诸葛亮在世不过五十多年,然而,他用生命演绎的正能量,一直会被传送下去,并不停地得以提升。  诸葛亮的眼光:  二十多岁就拿出天下无双的竞争方案  诸葛亮一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就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  首先,表现在他对自身角色的设定上

2、。他将自身设定为管仲、乐毅,而这两位先贤,都是竞争中的狠角——管仲辅助齐桓公在春秋争霸中胜出,成为霸主;乐毅辅助燕王在与齐国的竞争中胜出,横行天下。以什么为偶像,就是想成为什么,诸葛亮将管仲、乐毅设定为偶像,就是想像他们一样成为竞争中的胜出者。  接着,体现在他对历史舞台的设定上。正因为自觉地成为一个竞争者,所以他能用竞争的眼光去覆盖天下版图,从而得出“三分论”。这是一个充满竞争内涵的策划方案,且极其超前。当时的天下,岂止三分,说是八分、十分都不过分,然而,诸葛亮却能用敏锐的目光拨开纷乱的表象,抓住实质和大趋势,认定将来

3、的格局是“三分”。在确立了竞争对手的同时,他也确立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有准确的竞争定位,才有精确的竞争方案,所以诸葛亮在还不到而立之年的时候,就拿出了天下无双的竞争策划——“隆中对”。  而诸葛亮对于自己所效力的那个集团的历史使命的设定,也充满着竞争意识。他为皇叔集团(蜀汉集团的前身)拟定竞争资源配置图:据守荆州,可以“利尽南海”,向西蜀拓展,这地方“沃野千里”,但又不能睡在这两块优质资产上睡大觉,而是整合这两块资源,去中原竞争,获取效益的最大化,从荆州和西蜀出发,“以向宛、洛”。  神奇的是,东汉末年的趋势确实是按照这位

4、年轻书生的预期走,杜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功盖三分国。”意思是说,光是这个“三分”的预期,就盖过了三国时期任何一位英雄的谋略。  竞争不能看一步走一步,等形势变了再做策划,永远会被竞争形势撵着走。竞争要有超前眼光,超前眼光则来自于充分的竞争意识。  再回到诸葛亮本人身上来,正因为他有准确的预期,及早做知识和技能上的储备,所以尽管只是一个白面书生,刘备一旦聘用他为经理人,没有任何军政经验的他,却能很快进入角色,为刘备夺取荆州,经营西蜀,挺进汉中,在军政外交上做了大量的策划和落实工作,因此当时就有人赞美诸葛亮“正而有谋”。 

5、 如果往上提升,诸葛亮能够拨开纷乱的表象,提炼出精确到位的竞争方案,其根源在于他有很深的理论素养。好的理论素养不在于书本知识的精熟,而在于“大略”。所谓“大略”,往往是事情的主干和要点,掌握了它,才能抹去混乱的细枝末节,找到事物的真相。史书说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其实说明他已经有很深的理论素养和哲学素养,而这些是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诸葛亮的执着:  始终坚持竞争的理念不停滞保守  好的竞争策划,要有好的竞争执行力,以及精确的竞争手段。皇叔集团起初的竞争路径是十分顺利和辉煌的,预期一个个无障碍地实现,据有荆州,夺

6、取益州,挺进汉中,关羽北上中原,水淹七军。  这是蜀汉集团业绩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蜀汉上下振奋,中原指日可待。然而,不要忘记了策划的支撑点——行力度和操作手段。蜀汉在形势最好的时候却走向一个大滑坡,东吴与刘备彼此撕毁友好协定,在操作手段上打了一个大折扣;吴蜀双方打得精疲力尽,损失惨重,北上已经没有希望,在执行力度上又打一个折扣。  打了两个大折扣后,诸葛亮这份最完美的竞争方案,在这里放慢了脚步,甚至一度陷入停滞。  此时的蜀汉,实力在收缩,资源也大量流失,例如优质资产——荆州,落入东吴和曹魏之手;大量优质人才丧失,关羽张飞

7、被害,谋士法正和西北骁将马超病故。当时的竞争宏图如今显得有点遥不可及。  要不要以一种竞争的姿态凸显在三国的舞台上?在当时的蜀汉内部是有争议的,不少人主张“闭关自守”,做了“君臣无事”的预期,就是以停滞竞争换取生存的安全。诸葛亮的高明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显示出来,他知道,以停滞竞争来换取生存的安全,从来都是痴人说梦话,在竞争的格局下,没有幸免者,也没有局外人,与其以自守的姿态等死,不如以竞争的姿态突围。  诸葛亮忠实地执行了当初“隆中对”时定下的竞争原则,并且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心血和生命去执行这个原则。公元228年,诸葛亮第

8、一次北伐,他上书《出师表》,对过去的竞争业绩做了一个总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对当下的竞争形势做了一个评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对竞争准备工作做了肯定,“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又对竞争目标做了预期,“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如果从竞争意识的角度来看《出师表》,可以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