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ID:46069929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关键词】糖尿病足/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口服;中药外敷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波及到微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等部位的病变,由局部感染及多种诱发因素所致,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很大,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给患者造成终生残疾[1]。自XX年4月〜XX年4月,笔者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58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符合WHO(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并符合Wagners坏疽分级标准[3]中的0〜3级

2、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35岁,平均(45+8)岁。对照组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34岁,平均(46±10)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一般治疗,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并用灯盏花素、脉络宁、血塞通等以改善血液循环药物静脉滴注。注意日常护理,多穿舒适、柔软的鞋袜,注意足部保暖。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药物组成:黄英、生地黄各20g,薮草、牛膝各15g,当归、丹参、赤芍各1

3、0go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局部换药:常规消毒清创面,将生肌玉红膏纱布覆盖在创面,并包扎,视分泌物的多少每日换药1次或隔日1次。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局部换药:清创后用胰岛素6〜10u、山萇茗碱10mg.庆大霉素盐水或甲硝吐浸泡的纱条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两组均14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治疗结果疗效标准[4]临床治愈:创面愈合,无渗液;显效:创面缩小,渗液减少,肉芽组织新鲜,生长良好;无效:创面无变化或扩大,渗出液无减少或增多。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对照组临床治愈12例,

4、显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讨论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属中医学阴疽、脚疽、脱疽范畴。病机主要是由消渴病变日久,气血不足,经脉瘀阻,热毒血瘀,肢端失养而成。《诸病源候论》指出:“(消渴)其病变多发痈疽。”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微循环障碍肢端缺血合并感染是诱发糖尿病足的观点一致[5]。治当益气清热,活血化瘀,使气血通畅,经脉通利,去腐生肌,创面趋愈。由于本病以因虚致瘀为病机特点,故笔者所拟方中,黄英、生地黄补气托毒,薮草活血除痹,当归养血和血,丹参活血祛瘀、消除肿痛、托毒生肌,赤芍清

5、热凉血,牛膝清热并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生肌玉红膏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止痛,保护神经髓鞘形成,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表皮干细胞生长,激活肉芽生长,加速表皮的愈合,且不易产生耐药[67]o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参考文献】[1]邓琢,姜吉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18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XX,19(4):26.[2]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6、3]王仕明.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26128.[4]瑞卿•实用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1831184.[5]王钢柱,李大钧,范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J]•河北中医,2001,23(10):772774.[6]宋轶•综合治疗截瘫患者重症褥疮1例[J]•吉林中医药,XX,26(10):48.[7]王丽•生肌玉红膏辅助治疗糖尿病足22例[J].山东医药,XX,47(35):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