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扩张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

[精品]扩张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

ID:46155643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扩张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精品]扩张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精品]扩张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扩张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扩张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扩张型心肌病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心内科收治的4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25例以右心衰为首发症状,10例以急性左心衰为首发症状,5例以快速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2例以III度AVB为首发症状。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在急性发作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须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期合理用药可减少住院次数及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症状;治疗;临床分析文章编号:1009-5519(2008

2、)15-2297-02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B现将我院2004^2008年心内科收治的40例扩张烈心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提高对扩张性心肌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8年2月我院收治40例扩张型心肌病,其屮男24例,女16例,发病年龄35~87岁。1.2临床表现:40例患者均为重症患者,其中25例表现为心累、气紧伴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的症状,10例表现为心累、气紧、呼吸困难、紫组、大汗、血性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的典型症状,5例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2例为心房纤颤,1例房

3、扑,1例III度AVB,1例室速。)1.3辅助检查:心电图:91%有ST-T改变;52%有QRS异常,为异常Q波,QR或QS波(I、avL.V5〜V6);40%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2.5%为严重心律失常。胸片检查:心脏阴影普遍增大,呈普大型或球形。心脏彩超:心腔明显增大,室壁运动幅度弥漫性降低,心功能减退。1.4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并排除瓣膜病,冠心病、先心病、肺心病,且必须排除其他特异性(继发性)心肌病和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

4、能减退、淀粉样变性、糖尿病等所致的心肌病、遗传家族性神经肌肉障碍所致的心肌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等,诊断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5治疗方法:控制心衰症状(咲曝米20~40mg静脉注射,小剂量吗啡3mg静脉注射,毛花甘丙0.133〜0.2mg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电复律及胺碘酮控制快速心律失常,1例III度AVB到上级医院安置心脏起搏器),缓解期服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ACEI制剂,ARB可降低心衰患者远期死亡率。1.6结果:本组资料中1例室速患者发病后半年内住院3次,前2次住院

5、均行电复律好转,最后一次住院未及时行电复律死亡。1例心衰发病后2年内住院4次,最后一次好转后猝死。1例入院后已出现心源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7例经治疗均好转,长期门诊随访,病情稳定。2讨论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心肌收缩功能减弱。病变常为弥漫性,累及双侧心室。早期为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继之出现收缩功能减弱,表现为泵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低、舒张期容量与末期压力升高、心腔扩大射血分数下降、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起病缓慢,早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负荷吋出现气短与乏力,常有胸闷与心悸,多数常以心悸气短、负荷时呼吸困难与足背浮肿而就

6、医。虽然常出现肺充血,但急性肺水肿并不多见。原因系弥漫性心肌损伤,不致发牛肺小动脉楔嵌压过度增高,而保护了肺血管床所致,但急性肺水肿还是可能发生的,尤其是发生呼吸道感染吋[1]。在临床治疗上应注意:(1)休息及避免劳累,如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者更应注意,宜长期休息,以免病情恶化。(2)有心力衰竭者治疗心力衰竭,采用强心药、利尿药和扩血管药,由于心肌损坏较广泛,洋地黄类、利尿药有益,在低肾小球滤过时,氢氯嗟嗪可能失效,此时,需用祥利尿药,如:咲塞米。扩血管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时须从小剂量开始,注意避免低血压。近年來发现本

7、病有心力衰竭吋用P受体阻滞剂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吋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B受体密度下调,用B受体阻滞剂后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的有害作用被去除,心肌内B受体密度上调,起始用极小剂量,然后缓慢加大剂量,此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寿命。小剂量吗啡3mg静脉注射在心衰急性期疗效好•且安全,不会发生呼吸抑制。(3)有心律失常,尤其有症状者需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复律方法治疗,对快速室性心律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有猝死危险者治疗应积极。(4)对预防栓塞性并发症可用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5)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素C、三磷酸腺昔、辅酶A

8、、辅酶Q10等可作为辅助治疗。(6)症状缓解期服利尿剂,小剂量的地高辛0.125mg/d,B受体阻滞剂,ACEI制剂,ARB可减少住院率,降低心衰患者远期死亡率。参考文献:[1]陈明哲•心脏病学[M]・第…版•北京医科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