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地方神祇研究述评

近二十年地方神祇研究述评

ID:46836590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近二十年地方神祇研究述评_第1页
近二十年地方神祇研究述评_第2页
近二十年地方神祇研究述评_第3页
近二十年地方神祇研究述评_第4页
近二十年地方神祇研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二十年地方神祇研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三十年地方神祗研究述评(许楠若13级汉语言班20130100054)地方神祗作为民间信仰的核心,与地方文化和居民心理联系紧密,笔者通过检索收集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有关地方神祇的文献资料,并翻阅提炼其中主要观点,综合呈现近三十年来地方神祇的研究状况。、韩伯泉和陈三株合著的《广东地方神祗》是笔者所检索到的20世纪90年代第一部系统记录地方神祇的专著,书中罗列了广东地方神祇吕祖、北帝、城隍、康公等。同时期的论文主题和模式比较单一,通常是一篇论文单独描述一个或儿个特定的地方神祇,且多单纯描述神祇的传说、由来和事迹,如1995年瑶一琳的论文《俄境黑龙江下游通

2、古斯满语民族原始信仰中的凶神》(《黑龙江氏族丛刊》一九九五年第一期)讲述了“凶神”的起源及当地乌尔奇人观念中“凶神”与疾病、灾祸的关系。同年雷翔的《还坛神探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笫13卷笫4期,1995年)“从“还坛神”生存的社会土壤中、与周围各种还神活动的差异中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变化中,也包括上述种种起谭传说中分析、探求'还坛神'活动的起源。”(上引自该学报第40页)则是通过讲述还神仪式间接介绍“坛神”。也有对地方神祇的分类进行划分的,如1997年何永福《白族本主神抵的分类标准》和同年张继的《口族本土神祇分类浅述》(《大理师专学报》,1997

3、年第3期),力求建立起一种规范化的本主神祇分类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研究地方神祇在某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如1995年唐代剑的《试论梓撞神在宋代的发展》(《中国道教》,1995年12月刊),主要从政治角度探讨了梓滝神兴盛的原因。至此都属于比较孤立的研究,直到1996年江述的《妈祖研究不同观点综述》(《寻根》,1996年2月刊),从妈祖的出身、家世和生平,信仰的起源和传播,历代赐额和褒封,神格与宗教属性四方面出发,集采各家观点。综合90年代的地方神祇研究文献,可发现90年代地方神祇的研究重点还是神祇本身,虽然有将地方神祇与地方文化和当地人民生活联系起來的,但

4、不多。研究的学科类型基本上只限于历史和文学。二、进入21世纪,出现了比较系统的对某个地区某个民族神祇的面貌总括,如苑莉的《华北地区龙王庙配祀神祇考略》(《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将龙王庙里的配祀神分为由亲缘和业缘关系组成的两大系统,由此展开描述。徐祖祥的《瑶传道教神祇体系特点初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0卷第5期,2003年9月)则是将瑶传道教的神系统可分为蓝靛瑶师边、道边和过山瑶三个不同的体系进行描述。研究内容不限于神祇本身,开始将神祇与社会文化其他方面联系起來。其中有将地方神祇与宗教信仰联系起來考察的,如马宁的《论舟曲地方神“婆婆”

5、与藏传佛教的关系》——“对该地藏传佛教与'婆婆'的产生、发展和共处过程进行论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第26卷第1期,2005年1月)。摩罗、杨帆合著的《赣北乡村寺庙神祇来源考索及宗教学分析》(《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1月)结合宗教学,给当地的众多地方神祇进行所属宗教归类。陆敏珍的《区域性神祇信仰的传承及其对地方的影响——以浙江“胡公大帝”信仰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7卷第6期,2005年12月)则是探讨了地方神祇对地方经济,当地居民认知活动的影响。这时期学者们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研究地方神祇,相比90年代更能反映地方神祇的真实面貌,如外国

6、学者何安娜(AnneGerritsen)《十三世纪江西吉安乡村的神祇崇拜——历史学家的田野调查》(《南方文物》,2005年第2期)讲述了作者进入当地调查江西吉安市丁塘村地方神祇——“康王”的历程,十分真实。鄂从荣的《土族民间信仰中的神祇与仪式对民和土族村寨保护神信仰及相关仪式的人类学考察》(《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第32卷第2期,2006年4月)“在前人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民和三川地区土族村寨中供奉的主要神祇和相关仪式及其内涵、成因进行了论述。”(引自上文摘要)同时期他还发表了《对汉藏边界汉族民间信仰中神祗和仪式的山

7、野调查一一以乐都县中坝藏族乡为例》(《青海民族研究》,第17卷第4期,2006年9月)以汉藏边界地区乐都县中坝藏族乡为个案,对当地汉族民间信仰中的主要神祇及其相关仪式进行了初步调查。还有转换了一下角度,在某一个时代框架下对所有地方神祇进行描述,如王光成的《元代的地方神祇》(复旦大学2001年学位论文)系统记录了元代地方神祇的种类并分析了他们分布的区域特征,李文珠的《唐五代民间神祇的空间分布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从区域历史地理的方向研究了唐五代民间各地区神祇的特点和空间分布特征。近几年有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地方神祇的构建和传承问题,如2009年

8、王耀凤的《地方神祇之建构与传承——以丽江纳西族保护神“三多”为个案》(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