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ID:47031444

大小:10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1

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6.1《种树郭橐驼传》同步练习(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种树郭橐驼传》随堂练习基础练习   1.这篇课文通过郭橐驼的话,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词语注音

2、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橐(tuó)驼   病偻(lóu) 窥(kuī)伺   B.寿且孳(zī)  勖(mào)  缲(qiào)   C.实以蕃(fán)  饔(yōng) 鸡豚(tún)   D.硕(shuò)而茂  飧(sūn) 殆(dài)   2.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

3、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下面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寿,长寿,活得长      B.实,果实   C.若,如果          D.爱,吝啬   (2)下列句式包含倒装的一项是( )   A.已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   C.故不我若也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3)对本文字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驼业种树。“业

4、”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译“并没有办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盛”。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

5、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6、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苏轼《方山子传》)   1.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B.然终不遇。终:自始至终   C.使骑逐而追之。骑:坐骑   D.稍壮,折节读书。折节:改变平时的志节和行为   2.下列句子中的字与“因谓之方山子”的“之”含义完全一样的是( )   A.余谪居于黄,过岐,适见焉:焉   B.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其   C.而

7、岂山中之人哉:之   D.方山子傥见之与:之   3.以下句子中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是( )   A.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   B.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粪土   C.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精悍   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从事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方山子是一个在光州和黄州一带隐居的人。   B.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到了晚年就隐居在了光州和黄州之间一个叫岐亭的地方。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