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

ID:47362151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态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2.难点:

2、(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2)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三.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3、             (二)、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3、温度的测量    (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4、。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温度计构造:   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  0.1℃   ①可离开人体读取。   ②用前需甩     实验室温度计测温物质为酒精-20℃—100℃ 

5、 1℃   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   ②不能甩     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  1℃    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     ②不能甩                                                            (三)、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熔化时的

6、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3)熔化和凝固规律     a、晶体在达到熔点(凝固点)时,继续吸收(放出)热量才能熔化(凝固),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物质由硬变软、变稠、再变稀;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物质由稀变稠、变硬。   (4)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a、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收热量。      b、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要降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汽化时要吸热

7、。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a、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c、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