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09有机化合物31乙醇、乙酸、基本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09有机化合物31乙醇、乙酸、基本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ID:48358511

大小:6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16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09有机化合物31乙醇、乙酸、基本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09有机化合物31乙醇、乙酸、基本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总复习09有机化合物31乙醇、乙酸、基本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人教高考化学总复习(31)乙醇、乙酸、基本(2)李仕才1.(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解析:糖类化合物一般可用通式Cm(H2O)n表示,又称作碳水化合物,A项正确;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B项正确;蛋白质是由C、H、O、N等多种元素构成的物质,C项错误;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摄入过多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D项正确。答案:C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下列由实

2、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涂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解析: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是一种无色、可溶于CCl4的有机物,A项正确;乙醇和水均能与Na反应生成H2,但Na与水反应更剧烈,故水分子中氢的活性强于乙醇分子中氢的活性,需要注意的是乙醇分子中只有

3、—OH中的H能与Na反应,乙醇分子中氢的活性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酸性:乙酸>碳酸,C项错误;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H3Cl不具有酸性,但生成的HCl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项错误。答案:A3.(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解析:植物油氢化过程发生了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

4、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二者,C项错误;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D项错误。答案:A4.(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A.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故错误;B.乙烯可以制成聚乙烯,用于食品包装,故正确;C.乙醇含有亲水基羟基,能溶于水,而溴乙烷不溶于水,故正确;D.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正确。答案:A5.(201

5、6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与人造纤维灼烧的气味不同,A正确;食用油反复加热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多种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B正确;蛋白质受热会发生变性,从而高温具有杀菌消毒作用,C正确;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不是95%,D错误。答案: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