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5).pptx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5).pptx

ID:48634516

大小:888.67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24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5).pptx_第1页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5).pptx_第2页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5).pptx_第3页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5).pptx_第4页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5).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5).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数的发明广灵一中刘文兵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

2、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1 运用对数故事,耐普尔与其子孙的荣耀.耐普尔生前曾认为,他的子孙后代的荣耀全靠他的《圣约翰启示录的一个清晰发现》,出版二十几次,广为流传.他有所不知,对人类影响很大的、影响深远的是对数的发明———他的数学消遣之一.他的《奇妙的对数表的说明》一

3、出版,很快传到欧洲、亚洲,风靡全球,好评如潮,誉满全球.1971年,为纪念数学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作用,尼加拉瓜发行一套纪念邮票,以纪念数学史上的伟大发现和发明.对数公式被列入十大最重要的数学公式之一.在邮票正面的显著位置,记载了耐普尔对数的发明和对数记号,并在邮票背面对对数的重要性作简明扼要的说明.2 利用对数形成过程,理解对数本质对数概念的形成经历了近二千年时间,经历了阿基米德、斯蒂费尔的对数萌芽与耐普尔、别尔基的对数概念提出,最后欧拉的对数概念完善.对数概念的萌芽、形成、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继承、发展的过程.公元前200年,阿基米德研究了数列1,10,102,103,10

4、4,….15世纪,德国数学家斯蒂费尔研究了数列:18,14,12,1,2,22,23,24,….他们发现,求数列中若干个数的乘除,只要把这几个数的指数(当时没有指数概念)进行运算,这样明显减少了计算量.16世纪,英国数学家耐普尔提出了匪夷所思的对数概念,采用几何方式定义,但没有指数概念.瑞士的比尔基也独立地发明了对数,采取代数形式定义,同样没有指数概念.史上记载,比尔基对数早于耐普尔,当他的成果发表时,耐普尔的对数早已誉满全球了.无论耐普尔对数还是比尔基对数,都没有底的概念,对数思想隐晦难以理解.正如某爵士纪念耐普尔时所说:“对数的发明好像一个晴天霹雳,突然来到世界上,前人的任

5、何工作都未能导致这项发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预见到它的来到.这项发明是孤立的,它没有借助其他智力工作,也没有遵循原有的数学思想路线就突然闯到人类思想中来.”欧拉抓住了阿基米德、斯蒂费尔对数思想的精髓,通过指数给出精辟的对数定义:对于a的b次方等于N(其中a>0,且不等于1),则称b是以a为底N的对数,即N=abb=logaN.此时,对数已经有底数的概念.尽管当时没有指数概念,但欧拉彻底地揭示对数与指数间的本质关系.耐普尔首创对数符号,用logarithm表示对数,并认为对数是“人造数”.其对数被后人称为“耐普尔对数”,简记为y=Naplogx.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把耐普尔的对数一词

6、记为“log”.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第一个使用“log”.1893年,数学家皮亚诺用“logx”表示以10以底的对数.斯特林厄姆记“blogx”表示以b为底x的对数,直到1902年,德国数学家施图尔茨等人用“alogb”表示以a为底b的对数,最后逐渐演变为“logab”的现代形式,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学中,介绍对数符号的形成,也是一件富有趣味的事情.对数公式耐人寻味,回味无穷.3 利用布里格斯的逐次开平方,理解对数知识英国数学家布里格斯是常用对数的发明者,也是常用对数用表的编制者.你找到你生活学习中的“向量”了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