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说课.doc

生物与环境说课.doc

ID:49150442

大小:7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2-29

生物与环境说课.doc_第1页
生物与环境说课.doc_第2页
生物与环境说课.doc_第3页
生物与环境说课.doc_第4页
生物与环境说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说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读《生物与环境》一、说课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二)内容标准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所达到的基本的学习目标。在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生物课程体系中,“生物与环

2、境”主题是重要主题之一。本专题的具体内容标准如下: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3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了解有关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物和生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对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十分重要。一、说教材(一)教材特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为济南版初中生物,其教材特点如下:1、内容标准,分散渗透

3、在济南版教材中,生物与环境这一专题的编排并没有安排一个独立的单元,而是将具体内容标准分散和渗透在不同的单元中,这样既保证了其他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有利于逐步渗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这种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2、教材内容,注重探究教材内容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13例如,对于能量流动这个难点问题,教材就利用了一副图片,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3、呈现方式,图文并茂我们所使用的济南版生物教材,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做到图文并茂,提高可读

4、性。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材中文字部分是最重要的,其实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生动而逼真的图片。适当采取以图代文的方式,会使教材版面活泼,形式新颖,简洁明快,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4、活动设计,贴近生活比如,利用学生自己所收集的自然风光图片来学习“识别生态系统的成分”,这种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编写体例在济南版教材中,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将十个一级主题编排在了七个单元中,每个单元起始都设计了一幅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和引人入胜的前言,单元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又分为章前言及图片、节、回顾与总结

5、、课外阅读四部分,节由前言及图片、正文、思考与练习、应用与实践四部分组成。章节序言:13大多数章节的引言都可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出发,从学生以前认为平淡无奇的现象中,找到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惊讶、迷惑的切入点。比如,在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利用一副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利用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来解释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引言不仅点明了本章或本节的主旨,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每一节的正文部分,都设有一些辅助栏目

6、“。“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主要是各种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让学生经过观察或阅读,分析、比较和概括并通过讨论交流,从而获得基本概念或结论等,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探究活动”是在学生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未知的生命现象或原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解释、分析,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相关链接”和“课外阅读”等栏目给学生提供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但又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补充知识,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需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对于“生物与环境“

7、这个专题,教材共出现了6个分析与讨论、7相关链接和网站与书库等辅助栏目。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探究活动演示实验调查活动相关链接网站与书库应用与实践1346213762(三)、编写意图教材所设置的这些特色栏目通过真实的情景、鲜活的实例,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在模拟、调查、思考、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中,让学生亲历生物学习的探究与发现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了相应的情景,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科学”的过程。这样的编排方式,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

8、观,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致的,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