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教学设计.doc

“利率”教学设计.doc

ID:51197529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9

“利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利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利率”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利率”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利率”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率”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利率”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第99~100页。【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等概念;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性目标: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及口头表达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践性目标: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理念

2、】:关注学生发展,整合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本节课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按照关注学生发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努力使学生在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p99——10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率是百分数应

3、用的一种,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教材在简介了储蓄的意义、存款的方式及相关概念后,编排了相应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利率与人们的生活、理财等实际应用息息相关。教材这样编写的好处是知识要点明确,思路清晰,易于教师和学生把握。【学情分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目前的基本情况是:◆知识基础①学生刚学过百分数知识,总体上掌握得较好,所以学生较容易接受。②学生对储蓄、保险、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准备。

4、◆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课前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教具准备】课前搜集的有关利息的信息、多媒体课件、银行存款单、计算器、有关利率表格。【教学方式】“施之教,贵在得法”。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主要采取了“课前调查——创设情景——构建模型——解释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索法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探索交流;内化提高;反思提升去探究新知。    ◆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出现的

6、闪光点,都给予激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习方式】◆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技能已熟练掌握,对于“利息”的计算技能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本课时教学和认知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会不会计算利息,而在于应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主动探索利息的计算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自己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

7、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着这样的理念,在本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合作交流、自主地发现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含义;体会在银行存款时利息的计算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遵照“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设计分为五个教学层次,一、课前预习,增强感知;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一、课前预习,增强感知 ◆预习课本P99~100 ◆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

8、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向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了解课本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