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

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

ID:5249549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7

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_第1页
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_第2页
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_第3页
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_第4页
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研究  [提要]茶业是安徽省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安徽茶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与全国其他茶区相比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本文分析安徽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安徽;茶业;对策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3年3月23日一、安徽茶业发展现状安徽生态环境良好,盛产茶叶。早在唐代寿州、舒州、歙州、宣州、池州的茶叶就已经闻名遐迩。安徽是中国近代名茶品目最多的产茶省,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休宁松萝、敬亭绿雪等。2012年全省茶叶产量9.5万吨,茶

2、叶一产产值60亿元,全省300万茶农人均收入2,000元。全省茶叶系统共有33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全省有6个中国驰名商标(天方、老竹铺、雾里青、新安源、猴坑、谢裕大),2个国家名牌农产品,30多个省著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29个安徽名牌农产品。安徽茶叶不论是茶园面积、年产量以及出口量都很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增长,茶叶品类结构优化,安徽省茶叶市场也异常活跃。5二、安徽省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茶叶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低,茶农素质有待提高。安徽茶园多分布在山区,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一般以家庭

3、为单位,而茶农居住比较偏远,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和预测市场,生产存在较大盲目性,缺乏应变能力,这种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利于实现专业化生产。茶农素质普遍较低,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淡薄。(二)品牌意识相对较低,产品标识标注不够规范。目前,安徽省茶叶品牌繁多,但知名度高的品牌所占份额较少,很多小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茶叶品牌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已经成为制约安徽省茶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安徽茶有名茶而无名牌,茶业整体上还停留在产品阶段,品牌经营意识相对较低。实施企业商标战略,打造安徽茶叶品牌已成为安徽从茶叶

4、大省走向茶叶强省的必由之路。绿茶、红茶的质量卫生标准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一些企业不按标准正确标注产品等级、生产日期等相关内容。5(三)科研基础薄弱,精深加工异常欠缺。安徽茶叶加工的工艺、装备、质量保障体系、新产品研发能力等都还较落后。全省茶叶产品基本上为资源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很少,与国内外的差距大,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科研基础薄弱,对茶叶的基础研究理论及科技研发远滞后于生产实践,尤其对茶叶特征性物质、功效成分、健康价值等等,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定性、定量标准。同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新产品开发,提取茶多酚、

5、茶色素等功效物质的深度开发尚处于孕育起步阶段。(四)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茶叶农残超标现象严重,少数茶农生态平衡意识淡薄,科学用药意识低,不注意采取科学防治茶树病虫害,致使茶园生态失衡。极少数不法商贩为了追求利润,在茶叶中添加人工色素、香精、呈味物质等,致使茶叶中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超标。三、安徽省茶业发展对策(一)努力提高茶农的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茶农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

6、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培育新型茶业实用人才,着力加强茶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二)科技兴茶,做好茶叶精深加工。抓好品种选育、茶叶栽培、茶叶加工等方面科技攻关和科技应用,推动科技兴茶。加5大茶叶功能性成分在食品、药品、化工等领域的深度开发,扩大和提高茶叶内含物质的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节奏的加快,袋泡茶、速溶茶等茶饮料市场发展迅速,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作为医疗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三)培育壮大龙头茶叶企业,积

7、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茶叶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茶叶企业集团。创建茶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龙头茶叶企业与小型茶叶企业、茶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小型茶叶企业、茶农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加快品牌建设,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维护品牌美誉度,提升安徽省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四)注重茶叶品质安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是产品卫生指标不合格、部分产品质量等级不符、标签标注不规范。提高茶叶质量,加强茶叶市场监测是我国茶

8、叶市场面临的主要任务,只有保证了质量和安全的茶叶才会得到人们的青睐,才会有好的销路,努力使茶叶生产、加工、产品标准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这样,才会在出口世界其他各国时名扬海外,才会将我国千年的茶文化传承下去。5(五)振兴“徽茶”文化,推进“徽茶”与徽文化的深度结合。“徽茶”既承载着茶文化,又体现出浓重的徽文化,是最具安徽文化元素、极具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徽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