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

ID:52547276

大小:23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28

上传者:小钢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_第1页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_第2页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_第3页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_第4页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平方根是0B.1的平方根是1C.﹣1的平方根是﹣1D.(﹣1)2的平方根是﹣12.(3分)在实数范围内,下列各式一定不成立的有(  )(1)=0;(2)+a=0;(3)+=0;(4)=0.A.1个B.2个C.3个D.4个3.(3分)如图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A.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B.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有改变C.形状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D.形状有改变,大小有改变4.(3分)下列图形:其中所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  )A.13B.11C.10D.85.(3分)如图,△ABC≌△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DAC=∠BCAB.AC=CAC.∠D=∠BD.AC=BC6.(3分)如图,点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 ,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6,则△PMN周长为(  )A.4B.5C.6D.7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零B.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C.实数a的倒数是D.一个数平方根和它本身相等,这个数是0或18.(3分)如图,△ABC中,∠A=36°,AB=AC,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A.1个B.3个C.4个D.5个9.(3分)如图,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O点,且BD交AC于点D,CE交AB于点E.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①△BCD≌△CBE;②△BAD≌△BCD;③△BDA≌△CEA;④△BOE≌△COD;⑤△ACE≌△BCE;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10.(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对折,使点C落在点C′的位置,则图中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  )A.△ADCB.△BDC′C.△ADC′D.不存在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3分)实数4的平方根是  .12.(3分)点A(﹣5,﹣6)与点B(5,﹣6)关于  对称.13.(3分)|2﹣|=  ,|3﹣π|=  .14.(3分)如图所示,AB=DB,∠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BC≌△DBE.(只需添加一个即可)15.(3分)若1<x<3,化简的结果是  .16.(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底角等于  °.17.(3分)命题“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是:“  ”.18.(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一动点P到定点A(1,1)、B(5,7)的距离分别为AP和BP,那么当BP+AP最小时,P点坐标为  .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56分) 19.(8分)计算:.20.(8分)计算:(1)计算:(2)求4(x+1)2=64中的x.21.(8分)计算:﹣++(π﹣3)0.22.(8分)计算:|﹣2|﹣+(﹣2013)0.23.(8分)计算:.24.(8分)计算:|﹣2|++﹣|﹣2|25.(8分)计算:(﹣20)×(﹣)+. 四、解答题(共10分)26.(10分)已知:如图△ABC中,AB=AC,AD和BE是高,它们交于点H,且AE=BE,求证:AH=2BD.  2014-201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平方根是0B.1的平方根是1C.﹣1的平方根是﹣1D.(﹣1)2的平方根是﹣1【分析】A、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B、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C、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D、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解答】解:A、0的平方根是0,故选项正确;B、1的平方根是±1,故选项错误;C、﹣1没有平方根,故选项错误;D、(﹣1)2的平方根是±1,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也利用了平方运算.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注意:1或0平方等于它的本身. 2.(3分)在实数范围内,下列各式一定不成立的有(  )(1)=0;(2)+a=0;(3)+=0;(4)=0.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能等于0,分别判断各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a2+1≥1,≥1,故不成立; (2)a≥1,+a≥1,故不成立;(3)由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a只能取,当a=时,0+0=0,故成立;(4)a取任何值都不成立.综上可知(1)(2)(4)符合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难度不大,注意细心的判断每个选项. 3.(3分)如图是经过轴对称变换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A.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B.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有改变C.形状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D.形状有改变,大小有改变【分析】根据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解答】解:∵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与原图形相比,形状没有改变,大小没有改变.故选:A.【点评】本题考虑轴对称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4.(3分)下列图形:其中所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  )A.13B.11C.10D.8 【分析】根据轴对称及对称轴的定义,分别找到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个数,然后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第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6条对称轴;则所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为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及对称轴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5.(3分)如图,△ABC≌△CDA,并且AB=CD,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DAC=∠BCAB.AC=CAC.∠D=∠BD.AC=B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BC≌△CDA,∴∠DAC=∠BCA,AC=CA,∠D=∠B,故A、B、C选项结论正确;AD=BC,而AC与AD不一定相等,所以,AC=BC不一定成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对应边与对应角熟记解题的关键. 6.(3分)如图,点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若P1P2=6,则△PMN周长为(  ) A.4B.5C.6D.7【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得到MP=MP1,NP=NP2,于是△PMN周长可转化为P1P2的长.【解答】解:∵P与P1关于OA对称,∴OA为PP1的垂直平分线,∴MP=MP1,P与P2关于OB对称,∴OB为PP2的垂直平分线,∴NP=NP2,于是△PMN周长为MN+MP+NP=MN+MP1+NP2=P1P2=6.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7.(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零B.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C.实数a的倒数是D.一个数平方根和它本身相等,这个数是0或1【分析】A、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判断即可得到结果;B、举一个反例说明即可;C、a=0没有倒数,错误;D、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为0,错误.【解答】解:A、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零,故选项正确;B、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不一定为无理数,故选项错误; C、当a≠0时,a的倒数为,故选项错误;D、一个数的平方根和它本身相等,这个数是0,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8.(3分)如图,△ABC中,∠A=36°,AB=AC,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  )A.1个B.3个C.4个D.5个【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分别计算图中每一个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解答,做题时要注意,从最明显的找起,由易到难,不重不漏.【解答】解:∵AB=AC,∠A=36°∴△ABC是等腰三角形,∠ABC=∠ACB==72°,BD平分∠ABC,∴∠EBD=∠DBC=36°,∵ED∥BC,∴∠AED=∠ADE=72°,∠EDB=∠CBC=36°,∴在△ADE中,∠AED=∠ADE=72°,AD=AE,△ADE为等腰三角形,在△ABD中,∠A=∠ABD=36°,AD=BD,△ABD是等腰三角形,在△BED中,∠EBD=∠EDB=36°,ED=BE,△BED是等腰三角形,在△BDC中,∠C=∠BDC=72°,BD=BC,△BD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共有5个等腰三角形.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3分)如图,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O点,且BD交AC于点D,CE交AB于点E.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①△BCD≌△CBE;②△BAD≌△BCD;③△BDA≌△CEA;④△BOE≌△COD;⑤△ACE≌△BCE;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定义可得有关角之间的相等关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或ASA判定全等的三角形.【解答】解:∵AB=AC,∴∠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ABD=∠CBD=∠ACE=∠BCE.∴①△BCD≌△CBE(ASA);③△BDA≌△CEA(ASA);④△BOE≌△COD(AAS或ASA).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难度不大. 10.(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对折,使点C落在点C′的位置,则图中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  )A.△ADCB.△BDC′C.△ADC′D.不存在 【分析】由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又由折叠的性质,易求得∠BDC′=90°,BD=C′D,即可得△B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D是△ABC的中线,∴BD=CD,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CD,∠ADC′=∠ADC=45°,∴∠CDC′=90°,C′D=BD,∴∠BDC′=180°﹣∠CDC′=90°,∴△B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以及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3分)实数4的平方根是 ±2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12.(3分)点A(﹣5,﹣6)与点B(5,﹣6)关于 y 对称.【分析】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点A和点B的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A和点B关于y轴对称.故答案是:y.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则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 13.(3分)|2﹣|= ﹣2 ,|3﹣π|= π﹣3 .【分析】首先判断2﹣和3﹣π的正负情况,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即可进行化简.【解答】解:∵2,3<π∴2﹣<0,3﹣π<0∴|2﹣|=﹣2,|3﹣π|=π﹣3.故答案是﹣2和π﹣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解题时先确定绝对值符号中代数式的正负再去绝对值符号. 14.(3分)如图所示,AB=DB,∠ABD=∠CBE,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BDE=∠BAC ,使△ABC≌△DBE.(只需添加一个即可)【分析】根据∠ABD=∠CBE可以证明得到∠ABC=∠DBE,然后根据利用的证明方法,“角边角”“边角边”“角角边”分别写出第三个条件即可.【解答】解:∵∠ABD=∠CBE,∴∠ABD+∠ABE=∠CBE+∠ABE,即∠ABC=∠DBE,∵AB=DB, ∴①用“角边角”,需添加∠BDE=∠BAC,②用“边角边”,需添加BE=BC,③用“角角边”,需添加∠ACB=∠DEB.故答案为:∠BDE=∠BAC或BE=BC或∠ACB=∠DEB.(写出一个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已知条件有一边与一角,根据不同的证明方法可以选择添加不同的条件,需要注意,不能使添加的条件符合“边边角”,这也是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 15.(3分)若1<x<3,化简的结果是 2 .【分析】先由二次根式的性质=|a|,将原式化简为|x﹣3|+|x﹣1|,再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化简即可.【解答】解:∵1<x<3,∴=|x﹣3|+|x﹣1|=3﹣x+x﹣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绝对值的定义,牢记定义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6.(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底角等于 80或50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进行讨论可能是底角的外角是100°,也有可能顶角的外角是100°,从而求出答案.【解答】解:①当100°外角是底角的外角时,底角为:180°﹣100°=80°,②当100°外角是顶角的外角时,顶角为:180°﹣100°=80°,则底角为:(180°﹣80°)×=50°,∴底角为80°或50°. 故答案为:80或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题应注意进行分类讨论,非常容易忽略一种情况. 17.(3分)命题“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是:“ 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分析】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解答】解:命题“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是:“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点评】本题考查了互逆命题的知识. 18.(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一动点P到定点A(1,1)、B(5,7)的距离分别为AP和BP,那么当BP+AP最小时,P点坐标为  .【分析】本题根据题意可知B(5,7)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5,﹣7),经过(1,1)与(5,﹣7)的直线可以求出,这条直线与x轴的交点就是P点.【解答】解:依题意得:B(5,7)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5,﹣7)设过(1,1)与(5,﹣7)的直线为y=kx+b,∴,∴∴y=﹣2x+3令y=0,得x= 故P点坐标为(,0).【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短线路问题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能够正确作出P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56分)19.(8分)计算:.【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立方根等考点.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9﹣16÷(﹣2)+1﹣2×=9+8+1﹣3=15.【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及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立方根等考点的运算. 20.(8分)计算:(1)计算:(2)求4(x+1)2=64中的x.【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化简,第三项了平方根定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方程变形后,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开立方即可求出解.【解答】解:(1)原式=﹣2﹣+3+﹣1=0;(2)方程变形得:(x+1)2=16,开方得:x+1=4或x+1=﹣4,解得:x=3或x=﹣5.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1.(8分)计算:﹣++(π﹣3)0.【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立方根、二次根式化简四个考点.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0.5﹣++1=0.5﹣2++1=1.【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立方根、二次根式化简等考点的运算. 22.(8分)计算:|﹣2|﹣+(﹣2013)0.【分析】针对绝对值,二次根式化简,零指数幂3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2﹣3+1=0.【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等考点的运算. 23.(8分)计算:.【分析】﹣1的奇次幂为﹣1,非0数的0次幂为1,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计算.【解答】解:原式=﹣1++1﹣3=﹣2.【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进行此类运算时一般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后再运算. 24.(8分)计算:|﹣2|++﹣|﹣2|【分析】先去绝对值号、开方,再计算.【解答】解:原式=2﹣+(﹣2)+2﹣2=.【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解题关键是分别根据定义法则去掉根号和括号,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 25.(8分)计算:(﹣20)×(﹣)+.【分析】分别进行有理数的乘法、二次根式的化简等运算,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10+3+2000=2013.【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有理数的乘法、二次根式的化简等运算,属于基础题. 四、解答题(共10分)26.(10分)已知:如图△ABC中,AB=AC,AD和BE是高,它们交于点H,且AE=BE,求证:AH=2BD.【分析】△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高,则BC=2BD,又∵BE是高,所以,∠AEH=∠BEC=90°,∠HAE+∠AHE=∠DAC+∠C,所以,∠AHE=∠C,所以,△AHE≌△BCE,则AH=BC,即AH=2BD.【解答】证明:∵在△ABC中,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AD是底边上的高, ∴BC=2BD,又∵BE是高,∴∠AEH=∠ADC=90°,则∠DAC+∠AHE=∠DAC+∠C=90°,∴∠AHE=∠C,在△AHE和△BCE中,,∴△AHE≌△BCE(AAS),∴AH=BC,又BC=2BD,∴AH=2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